樓宇大停電是否能避免|李海達

更新時間:11:14 2025-08-18 HKT
發佈時間:11:14 2025-08-18 HKT

早前土瓜灣益豐大廈因暴雨引起雨水滲漏導致電掣房制櫃損毀,令4座樓齡超過50年大廈、共820多單位住戶沒有電力供應。在炎熱天氣下,生活受到影響,甚至難以入睡。除大廈設施老化,大廈管理存在改善空間外,身為「樓宇醫生」的建築測量師,當然要為事件把脈,以了解成因及研究能否避免及減少損失。

以往一些樓宇設計例如黑廁,其管道槽設在私人單位內, 個別室外分體冷氣機散熱器等安裝在沒有可達通道的外牆,以及埋藏在私人商舖地底下的公眾渠管等,都對日後維修造成不便,以致緊急維修時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及妨礙商業活動。因此,屋宇署已回應行業的反饋,發出作業備考及《建築物外部維修通道作業守則2021》等文件,要求專業人士在建築設計時亦要考慮到將來維修情況,提供適切維修通道、空間,位置,設備等等。

從維修角度審核圖則

由於「樓宇醫生」經常為建築物的問題作出診斷,當中常常遇到不少奇難雜症,因此現在很多政府項目或私人發展內的政府設施,已在設計階段時聘請建築測量師從維修角度審核圖則及提供意見。以這次益豐大廈為例,我們會核查電掣房的位置,留意鄰近是否有水喉渠管,樓上用途有否漏水風險如洗手間、泵房、水缸或平台等以減少滲水入內的風險。同時亦會建議加設地台去水、門檻、雙層天花板及電子水警報器等等,以偵測、防止及減低滲水所造成的影響。維修核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樓宇落成後為業主,物業管理公司及工作人員等,提供安全、方便、可行及經濟的方式,適時進行維修甚至急修。當然除了新建樓宇外,建築測量師亦可為現有樓宇進行隱患排查,並於有需要時提供改善建議,避免事件重演。

香港測量師學會

撰稿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

李海達測量師

李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