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甲廈皇九料回報約4厘 造價高位跌逾50% 「撈底王」鷹君出手有啟示

更新時間:14:38 2025-08-12 HKT
發佈時間:14:38 2025-08-12 HKT

早前,鷹君集團主席羅嘉瑞等人,斥資逾2億購入中環指標甲廈皇后大道中9號全層單位,造價較高位跌逾50%,回報接近4厘;數十年往績,鷹君羅嘉瑞在市況見底時大舉出手,贏得「撈底王」稱號,是次入市是否有啟示﹖

本報於上月22日率先披露,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下稱皇九)10樓全層單位,買家為鷹君集團相關人士。事實上,鷹君羅嘉瑞家族今年以來數度入市,除了皇九10樓全層外,至少購入3個住宅,啟德天璽.海,淺水灣華景園及九龍站擎天半島單位,作價分別為1.2億,6500萬及2560萬。

近期數度增持豪宅

對百億富豪來說,數千數至數億元,未算大數目,惟鷹君舉動至少告訴大家,現時為淡市,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吸納應該是「不會有錯的舉動」,至少後市不太悲觀,這是值得關注及思考。

市場上有投資者表示,本來打算大力減磅增持現金,不過,「睇住鷹君來做,既然現時有足夠現金,能夠與資產平衡,無謂大幅減價平賣!」

鷹君最為大家熟悉的,1989年7月,即六四事件發生後,斥巨資投得中環花園道地王。當時有份參與投地的包括新世界、南豐等五個財團,結果由鷹君所牽頭財團,以27億投得有關地皮,樓面呎價僅約2139元。

89年奪中環地王矚目

當時,市場彌漫悲觀情緒,當地王推出時,大家擔心反應欠佳,結果,鷹君勇猛出擊,連同建築成本總投資額高達55億,在項目落成後,鷹君逐步增持,透過向萬國寶通銀行及萬泰等購入權益,可見其做事循序漸進。

現時,「花園道3號」仍然屹立於中環高處,仍是區內地標之一,由冠君大廈(47層高)、中國工商銀行大廈(37層高)及一個商場合組而成,寫字樓樓面超過122萬方呎,零售面積約4.25萬方呎。

項目由著名建築師嚴迅奇設計,1992年落成,是全港首幢智能大廈,設計細節及規格超越當時其他地標,設施包括架高地台,智能入閘機等;早年租戶包括萬國寶通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兩幢商廈各以該兩間銀行命名,及至2001年,萬國寶通廣場改名花旗銀行廣場。

皇九造價重返2010年

2006年鷹君分拆房地產信託基金冠君產業信託上市,將整個項目納入在內,直至2016年6月28日該項目改名花園道三號,花旗銀行大廈改名冠君大廈,中國工商銀行大廈名稱不變。

鷹君羅嘉瑞等人近期所購入的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10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3719方呎,以2.18億易手價計,呎價15890元,重返2010年水平。

朗豪坊寫字樓曾放盤 時為2017年高峰期

長實李嘉誠於2017年摸頂、以402億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成為投資界神話,「李超人」不容置疑成為神級人物;可是,大家沒留意,鷹君羅嘉瑞曾與「李超人」動作一致,「神」準地放賣寫字樓。

與「李超人」動作神似

早於2017年中,鷹君旗下冠君產業信託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出售旺角朗豪坊寫字樓(不包括商場),當時意向呎價3.5萬,涉金額245億,雖然未成功出售,惟從「放盤」這一動作,足見羅嘉瑞眼光獨到,看到絕大多數人所看不見的!

最終,羅嘉瑞不像李嘉誠灑脫在高位甩貨,業內人士分析,朗豪坊除了寫字樓外,毗連大型商場及酒店,當朗豪坊寫字樓易手後,被投資者拆細來賣,商場及酒店的檔次亦會受到影響。

平價投得住宅地

鷹君大手出擊次數不多,次次精準,90年代,鷹君透過參予土發公司(即現時的市建局),旺角舊樓重建,朗豪坊於2004年10月落成,成為區內地標;2014年5月,鷹君以24.12億投得白石角地皮,樓面呎價3300元,區內前後推出12幅地皮,樓面呎價由3300元至7284元不等,換言之,鷹君以最平價格投得。項目發展成為朗濤,提供723伙,最新成交呎價1.2萬至2萬元。

相關文章:中環皇九全層2.2億易手 每呎1.6萬創15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