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回洪水橋29.7萬呎地 涉原址換地項目 收地補償2848萬 餘下1成業權交財團統一發展

更新時間:11:47 2025-07-11 HKT
發佈時間:11:47 2025-07-11 HKT

政府全速推進北都發展,並加快收地步伐。地政總署昨日公布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張貼第4批收回土地公告,收回37幅私人土地,總面積約29.7萬方呎,涉及收地補償價約2,848萬。主要涉及恒基及新地早前已完成補地價的第34B區住宅地,需由政府收回用地內少量第三方土地,由換地申請人作整全發展,日後將會提供約2,300伙。

地政總署昨日公布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張貼第四批收回土地公告,收回37幅私人土地,總面積約29.7萬方呎。
地政總署昨日公布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張貼第四批收回土地公告,收回37幅私人土地,總面積約29.7萬方呎。

農地補償價涉2848萬

地政總署昨日根據《收回土地條例》(第124章)第4條,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張貼第四批收回土地公告,收回37幅私人土地,總面積約29.7萬方呎。若以新界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第一級農地價每方呎1,032元計,涉及收地補償價約2,848萬。

這次收回的37幅私人土地,主要涉及一宗成功完成的原址換地申請,需由政府收回用地內少量第三方土地,由換地申請人作整全發展;以及餘下未有接獲原址換地申請的用地。

涉恒基新地34B區項目

而上述成功完成原址換地個案為恒基及新地持有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34B區住宅地,今年4月以完成補地價程序,是區內首宗達成原址換地協議項目,經扣減業權人於換地附近為政府興建的休憩空間所需的2.86億工程費用後,業權人支付的補地價金額為16.6807億,以可建總樓面面積約116.25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補地價約1,435元,若連同工程費計,每呎樓面補價約1,681元,項目日後將會提供約2,300伙。

另外,由政府協助收回的37幅私人土地將於公告張貼後3個月(即今年10月11日)復歸政府所有。政府會在土地復歸政府後,向相關土地業權人發放特惠土地補償。

土地復歸日期是指土地業權轉歸政府的日期,並非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須遷出的限期。在受影響住戶和業務經營者遷出限期前三個月,地政總署會在相關範圍張貼公告。現時預計受影響的住戶和業務經營者最早須在2026年1月遷出。地政總署正全力處理受影響人士的補償和安置事宜,盡量在遷出限期前為合資格人士安排上樓或發放補償。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已於去年起先後公布3批收回土地公告,共涉及約196公頃土地。當中首2批公告下的土地已復歸政府,並正陸續交予土木工程拓展署進行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第3批公告下的土地將於今年8月9日復歸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