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周2025|小米林世偉料今年業務增長30% 香港成「產品展示平台」
發佈時間:10:48 2025-11-04 HKT
                                            香港金融科技周次日,小米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林世偉透露,去年業務增長35%,今年預計增長30%。他提到,小米在港門店從去年10間擴至25間,小米將香港視為「產品展示平台」,吸引全球投資者關注。談到2026年核心規劃,林世偉表示,一是推進電動車2027年登陸歐洲市場,二是開發自有大型語言模型,在智能手機、IoT等產品中融入更多AI功能,並優化內部AI運營效率。
投資組合內多企有意來港上市
林世偉表示,集團自2018年在港上市以來,今年港股市場活躍度提升,帶動小米股票日均成交額逾10億元,更趁機籌集45億美元資金,吸引不少外資增持。他續指,小米投資組合中700多間企業,包括激光雷達業務的禾賽及多間AI大語言模型公司,均有意赴港上市,視香港為拓展流動性的重要平台。
港交所劉碧茵:待審IPO逾300宗
港交所首席營運總監及集團財務總監劉碧茵指出,過去12個月港股IPO市場表現亮眼,截至目前錄得逾80宗IPO,集資額超過270億美元,躋身全球IPO集資榜首,當中全球十大IPO中香港佔四席。她認為,「DeepSeek時刻」成為市場觸發點,帶動AI相關板塊走強,現時港交所待審IPO申請仍有300多宗,當中逾半與科技相關,同時消費、醫療及金屬礦業等板塊亦回暖,加上中企「A+H」上市及中東企業來港上市趨勢,持續鞏固香港融資中心地位。
里約、迪拜據點已投入運作
劉碧茵表示,港交所已在新加坡、倫敦、紐約設立辦事處,里約辦事處及迪拜專注於大宗商品定價的子公司均已投入運作。她指出,中東、東南亞主權基金等機構資本持續流向科技領域。她稱,2026年港交所將聚焦四大重點:深化中國優勢與人民幣國際化、拓展固定收益及ETF等多資產生態、推動平台技術現代化並探索代幣化與數字貨幣、開發數據及指數業務;同時透過惡劣天氣交易機制確保市場運作,維持融資活力。
相關文章
金融科技周2025|井賢棟稱香港成螞蟻全球化戰略支點 探索AI與區塊鏈應用
金融科技周2025|騰訊滙豐指跨境互聯互通將成亞洲支付核心課題 「安全性絕不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