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再進化|林小珍
發佈時間:10:35 2025-11-04 HKT
                                            近期新聞傳來一個久違了又親切的名字——諾基亞(Nokia)。事緣AI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和諾基亞宣布策略性合作夥伴關係,將會利用英偉達的人工智能無線電接入網技術(AI-RAN),結合諾基亞目前的RAN產品,推動6G發展。相信不少讀者都跟筆者一樣,對諾基亞的印象就是平實耐用的手提電話,但諾基亞的企業故事絕對是精彩絕倫。
多次站於科技最尖端
諾基亞是一家有超過155年歷史的企業,創立於1865年,最初是一家造紙廠,1940至50年代開始涉足電子產業,生產電晶體、太陽能電池、鐳射設備等,當時已經是走在科技的最前線。1990年代初,諾基亞為芬蘭電訊服務商Radiolinja建造GSM流動電訊網絡,並以自家研發的手提電話成功進行首次通話。
之後諾基亞的手機業務急速發展,開發出多部簡單易用、機身輕巧的手提電話,風靡多國市場,筆者的首部手提電話都是諾基亞品牌。而公司在2000年發表的Nokia 3310,更是手提電話的經典之作,全球銷售達到1.26億部,不過都未算是諾基亞手機之中最高。及後由於更多國家的流動通訊網絡趨向完善,服務價格亦更相宜,帶動手提電話全球普及化,造就Nokia 1100賣出2.5億部的佳績,是歷史上銷售量最高的單一手提電話型號,至今紀錄仍然未被打破。蘋果最暢銷的iPhone 6和6Plus合計,都只可以屈居第三。高峰期諾基亞在全球手機市場市佔率達四成。
錯失數碼經濟機遇遭淘汰
雖然諾基亞在手機技術和設計方面都曾經有壓倒性的優勢,但3G流動網絡的出現,就令這個手機巨人跌落神壇。3G技術除了可以提供話音服務,更可以進行數據傳輸,令手提電話不再只是一部電話,而可以變成一個有無限可能的數碼設備。蘋果就是看中3G這個技術突破,在手提電話中加入更多不同功能,更重要的是蘋果建立一個平台,讓不同的開發者可以一同為iPhone設計新功能的軟件,亦即是流動應用程式App的雛形,慢慢再發展成一個生態圈、建立App Store等。
蘋果抓住「數碼經濟」的網絡效應,成功借助外面的開發商,為用家提供不同應用程式,變相即是借外力增加自身產品的吸引力,省卻自家的開發成本,同時令智能手機的功能更加多元化。相反,諾基亞仍然堅持自己開發軟件應用,發展速度慢,功能亦有限。競爭力不足下,令客戶迅速流失,到管理層醒覺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在智能手機市場中被淘汰,最終都要壯士斷臂,結束手機業務。蘋果和諾基亞的不同結局,至今仍然是大學商學院教授數碼經濟時的必讀案例。
重新出發聚焦網絡技術
諾基亞失落手機市場,但公司在電訊行業的基建範疇仍然有穩固的基礎,公司將業務核心重新放於企業市場,將資源集中於網絡基礎建設、流動網絡及基站設備,以及雲技術和網絡服務,特別是發揮5G低時延、兼容網絡分割(Network Slicing)和邊緣運算(Edging Computing)的特點,為電訊商提供設備和技術,開發出新的應用。
雖然找到新的業務重點,但轉型需時。諾基亞2022年扭虧為盈,純利有42.59億歐元,但之後兩年營業額都倒退,而盈利亦只有6億多和12億多歐元,還好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
冀奪6G制式話語權
目前行業機構仍然未就6G的技術標準作最終拍板,今次英偉達和諾基亞合作,就是要搶佔先機,將AI-RAN技術整合至6G開發流程,並與美國電訊商T-Mobile合作,明年起對先進的AI-RAN技術進行現場評估與測試,確保技術配合市場需求。如果今次合作取得成果,可望左右6G的國際標準制式,為英偉達和諾基亞帶來領導行業的優勢。
林小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