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今開幕審議「十五五」 料聚焦科技創新 年均4.5%經濟增速
發佈時間:08:00 2025-10-20 HKT

中美對峙態勢加劇之下,備受矚目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今日起一連4天在北京召開。本次全會的主要議題是審議「十五五」(第十五個五年,2026年至2030年)規劃,為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確定基本政策方向。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典向《星島》分析,「十五五」規劃將明確科技創新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振消費將成為重點目標之一。官媒報道指,未來中國須保持年均4.5%以上經濟增速。
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
四中全會的主要議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相關新聞:《人民日報》連續7天發文撐經濟 學者:為四中全會「統一思想」
學者劉典認為,「十五五」規劃中,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規劃將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尤其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卡脖子」領域加速攻關,同時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碼化轉型,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他指出,提振消費將成為重點目標之一,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化消費環境等措施,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消費擴容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服務消費、農村消費和新興消費領域,具有較大拓展空間。科技創新與消費擴容的協同作用,將有效促進供需兩端良性循環,共同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內需復甦仍然疲弱
中國正面臨複雜嚴峻的內外困境。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科技戰,在多個領域對中國極限施壓。另一邊廂,中國經濟在經歷疫情衝擊後,內需復甦仍然疲弱。
相關新聞:彭博:中國第三季GDP增速料創今年新低 四中全會或催谷消費救經濟
黨報《人民日報》曾在國慶假期連續8天發表評論,為四中全會造勢,強調面對美國施壓,中國經濟是「吹不倒、壓不垮、打不破的響當當的『經濟航母』」。
野村料不設GDP增長目標
今天中國官方將公佈第三季經濟數據。路透社和法新社調查的經濟師均預測,中國GDP同比增幅將從今年第二季的5.2%,降至第三季的4.8%。彭博社調查的分析師預測,9月中國零售額同比增長3%,工業產值同比增長5%,增速均為今年來最低;房地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也將進一步惡化。
相關新聞:何衛東等9上將遭懲 拆局:四中或涉軍委調整
野村發表報告認為,「十五五」規劃可能不會設定具體增長目標,而是強調韌性、安全性和包容性。官媒《光明日報》上月文指,中國去年人均GDP達1.34萬美元,要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3萬美元左右目標,須保持年均4.5%以上經濟增速。
《星島》駐京記者楊浚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