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9月3日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原因……
發佈時間:07:00 2025-09-01 HKT

北京將在下周三(9月3日)舉行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為甚麼9月3日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
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9月3日,當時的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於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國務院曾以8月15日作抗戰勝利紀念日
194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將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告,將抗戰勝利紀念日改定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為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於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訂,延續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日本投降的其他重要時間節點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早晨7時整(重慶時間),經中美英蘇四國政府磋商約定,從四國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通過無線電廣播用漢、英、俄語向戰場上的海陸空部隊、向世界各國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四國公告》。
當日中午12時,日本裕仁天皇以「終戰詔書」形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錄音在廣播中播出。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赴湖南芷江洽降。中國戰區分為16個受降區接受日軍投降,南京作為中國戰區總受降儀式舉辦地點。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各受降區陸續舉行受降儀式,其中台灣地區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舉行受降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明顯接受「人民網」訪問時表示,沒有將抗戰勝利紀念日定在8月15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中國戰場,8月15日及8月15日以後還在打仗,實際沒有停止﹔二是,「終戰詔書」用詔書的形式宣布投降,沒有國際性的法律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