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外籍主播靠母語文化優勢「取勝」 客戶復購率高逾6成

更新時間:09:38 2025-05-27 HKT
發佈時間:09:38 2025-05-27 HKT

跨境電商企業招募外籍主播已成為行業破壁國際市場的重要策略,有內地傳媒昨日發表評論指,該模式能夠幫助跨境企業突破文化隔閡,實現精準營銷;重塑品牌認知,強化信任背書等。

「新浪財經」昨日撰文指,外國主播憑藉母語優勢與文化共鳴,能直接以目標市場受眾熟悉的表達方式推薦商品。例如印尼網紅通過生活化場景展示中國商品實用價值。深圳某企業招募馬來西亞主播後,東南亞定單轉化率提升40%,方言互動使退貨率降低18%。

相關新聞:中美關稅戰︱內地電商拓市場靠外國主播帶貨  培訓越南美女推銷國產化妝品

用第三方視角應對質疑

外籍主播需求日增,內地甚至有職業學校舉辦「跨境電商主播專班」。新華社
外籍主播需求日增,內地甚至有職業學校舉辦「跨境電商主播專班」。新華社

當「中國製造」遭遇「國際質疑」時,外籍主播的第三方視角更具說服力。比如杭州機電設備企業僱用越南籍工科專業主播,通過技術參數解讀使電路板定單成交周期縮短至72小時。日本市場監測顯示,外籍主播參與的直播間復購率比純中文直播高63%。

文章同時指出,招募外籍主播有利於規避政策風險。比如面對美國取消800美元免稅政策導致的物流擁堵,企業通過巴西、墨西哥主播推動「海外倉直發」模式,使清關時效從15天壓縮至3天。某房車配件商借助澳洲主播本地化運營,在關稅上漲145%情況下仍實現單日百萬定單。

帶動雙語主播培訓產業興起

外籍主播也幫助企業打開新興市場,啟動新興需求。比如中東市場通過阿拉伯語主播引入中國智能家居產品。浙江企業發現越南用戶通過直播,新開發出「絲綢窗簾+藤編家具」的家裝組合需求,帶動相關品類出口增長219%。

隨着外籍主播的需求不斷增加,雙語主播培訓產業也在浙江義烏等地興起。內地甚至有職業學校舉辦「跨境電商主播專班」,畢業生平均月薪達2.3萬元,多語種客服、海外倉運營等工作崗位也配套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