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謝邱安儀挑戰零售界 倡保護本土品牌 邵家輝:議會經驗助政策落地

更新時間:07:00 2025-11-17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1-17 HKT

立法會選舉12月7日舉行,《星島》專訪三大界別候選人,闡述政綱及討論社會熱門議題。其中在功能界別,首次參選的新人湧現,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瑞麟主席謝邱安儀參選批發及零售界,挑戰自由黨現任議員邵家輝。謝邱安儀形容,零售業目前「站在十字路口」,前路未明,強調自己有真正零售商實戰經驗,能為業界找出路。邵家輝則指自己有豐富議會經驗,能及時掌握業界訴求,推動政策落地。

自言「更有實力選擇」 謝邱安儀讚邵家輝勤力

批發及零售界有1804名選民,全屬團體票。謝邱安儀近年經常評論消費市道而為人熟悉,今次參選獲多名零售協會核心成員支持,報名時更自言是業界「更有實力的選擇」。

對於硬撼邵家輝,她形容過去一直與合作無間,對方勤力且願意聆聽業界聲音,她參選並非不滿其表現,而是當前業界正處於十字路口,是時候承擔責任「幫業界搵返條路出嚟」,永續發展,「唔代表邵議員做唔到呢件事,但我好有信心自己會做得到。」

謝邱安儀:擴客群非單純增人流 須保護本土品牌價值

曾從事IT行業的謝邱安儀,2008年頂上接手丈夫家族生意,出掌謝瑞麟珠寶,2018年起擔任零售協會主席。被問到參選優勢,謝邱安儀一臉自信,「我嘅實力就係我自己本身已經係一個真真正正嘅零售商,加上管理協會多年,觀察同分析零售數據,令我更加熟悉行業。」

她認為若然零售環節做得好,「批發自然都唔會輸」,加上長期接觸不同類別零售商、與媒體和政府溝通,笑稱自己「做咗半個議員」,相信能夠勝任議員一職。對於與邵家輝比較,她答得謹慎,「唔想去比較邊個強、邊個弱」,重申參選是希望直接在議會為業界發聲。

謝邱安儀政綱分為兩大部分,首三項包括解決經營痛點,如租金壓力、人手短缺、擴大消費客群及維護香港品牌特色。她解釋,擴大客群並非單純增加人流,而是提升現有客戶消費力,並保護本土品牌價值,避免在內企進駐下失去市場特色。後三項則着眼未來,包括加強科技應用、重新定位業界角色,以及推動跨界別協作,產生聯乘效果,帶動零售業向前。

至於業界轉型方向,謝邱安儀指創新和擁抱科技是核心,部分企業因缺乏接班人或經營困難而面臨結業,但也有後代接手後成功轉型,甚至生意更勝從前,認為關鍵在於業者是否願意思考轉型。

若一旦當選,是否放下私人企業身份,全心投入議會工作?她明確表示,絕對無意向放低公司身份,因初心是做好自身品牌,但承認過去服務零售協會已投入大量時間,若成為議員,公職方面需要取捨。她笑言不怕身兼多職,辛苦多年已成習慣,「我最怕無嘢做、得閒得滯。」

邵家輝:非所有企業可輕易轉型 須結合創新

面對謝邱安儀挑戰,邵家輝說不可稱對方為「攔路虎」,強調在愛國愛港原則下,所有有心服務社會人士均可參選,稱讚謝太在零售界經驗豐富。不過他強調,自己擁有12年區議員及9年批發界議員經驗,與66個商會一直保持緊密聯繫,能及時掌握業界數據與訴求,推動政策落地。

對於謝太稱零售業在「十字路口」,邵家輝說不會這樣形容,指業界經歷黑暴與疫情打擊,感謝政府推出多項支援措施,如「保就業」計劃、派電子消費券等,協助企業渡過難關,但疫後遊客消費模式改變,加上跨境網購普及,對傳統零售業造成持續壓力。他又指,美元強勢導致港元匯率偏高,削弱遊客購買力,而本地租金與人手不足問題始終未解。

對於業界轉型,邵家輝指業界需正視網購趨勢,但並非所有企業都能輕易轉型,「一間士多店,若只在網上賣一支益力多,難與大型超市競爭」,故必須結合品牌優勢與創新設計,才能突圍。

相關新聞:

大棋盤︱謝邱安儀擬出戰零售界 硬撼邵家輝 功能界別同奉行「自由搏擊」

大棋盤︱參選人星級提名陣容 折射選情走向

邵家輝認為,輸入外勞可降低經營成本。
邵家輝認為,輸入外勞可降低經營成本。

輸入外勞可降低經營成本

提到香港最新失業率為3.9%,零售業更達5.3%,邵家輝認為主因是經營成本大幅上升,舉例外判清潔工工資在4年內上升約40%,但生意額未同步增長,企業只能縮減人手,導致服務質素下降,形成惡性循環。「10個崗位只剩6人,員工疲於奔命,服務質素參差,市民在港消費意願就會進一步降低。」

邵家輝又指,香港人口結構老化加劇,10多年後每3人便有一人是長者,加上出生率低,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認為輸入外勞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整體競爭力,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等於一個外傭姐姐過來幫你,5000元薪金其實她很滿足,如果你跟香港給她兩萬元薪金,你屋企馬上就散咗先。」

記者:曹露尹、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