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集資額按年增逾兩倍 陳浩濂:逾半來港上市公司擁國際業務
發佈時間:12:53 2025-10-22 HKT

今年首9個月香港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較去年同期上升逾200%,有議員關注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的措施。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表示,香港作為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發揮高效雙向連接國際資本和內地資產的功能,今年以來,多家來自泰國、印尼、哈薩克、新加坡等地的海外發行人選擇在香港上市,而國際參與亦吸引內地企業加快透過香港市場拓展全球業務。截至9月底,今年來港上市的公司中,逾半數擁有國際業務,約50%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
續推動證監會及港交所完善上市機制
他指,政府將繼續推動證監會及港交所完善上市機制,吸引具增長潛力的全球企業來港上市及集資,為此港交所已優化海外發行人的上市要求,包括引入一套適用於所有發行人的核心股東保障標準,並發出指引以促進合規。港交所亦已建立便利措施,讓海外上市企業可選擇來港作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其中包括放寬不設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大中華企業,來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以及對符合資格的不同投票權或可變利益實體架構企業,提供更大靈活性以取得香港的主要上市地位。
他續稱,自2023年起港交所亦陸續將多個中東及東盟地區的交易所,納入其認可交易所名單,便利相關市場的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港交所制定了靈活的信息披露標準和過渡安排,為海外發行人提供便利,例如在適當情況下,允許海外發行人以港交所認可的其他標準編制年度財務報表,而非僅限於香港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並為從第二上市轉為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提供寬限期以全面符合《上市規則》。
檢討不同投票權架構企業上市要求
他指為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上市地的競爭力,證監會及港交所持續評估上市改革的成效,並積極跟進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多項工作重點,包括進一步完善上市機制的不同方面,在平衡相關風險及投資者保護的同時,檢討不同投票權架構企業的上市要求。
他又提到,全球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近年發展迅速,有助投資者有效分散投資組合至不同資產類別及策略,政府致力支持本地ETF市場的發展,自2015年及2020年分別豁免ETF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印花稅,以及做市商在創建及贖回ETF單位過程中的股票交易印花稅,從而降低相關交易及上市成本。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