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港足掀熱潮 「主場經濟」有商機

更新時間:08:41 2025-10-15 HKT
發佈時間:08:41 2025-10-15 HKT

啟德體育園今年3月開幕以來,已上演多場大型演唱會和體育賽事,昨晚港足在啟德主場館迎戰孟加拉,5萬張門票再次售罄,港足戰衣亦一件難求,門票更出現黃牛炒價,對長年支持本地波的球迷來說,可謂「超現實」。越來越多「街客」入坑,對港足發展自然是好事,而港隊熱潮亦帶動周邊商場、食肆、紀念品店生意,有助推動「主場經濟」。

去年《施政報告》提及發展體育產業「主場經濟」,充分利用體育園和其他場地主辦大型國際賽事,讓港隊在主場作賽,建立觀眾群,有利體育產業長遠發展。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年初曾言,期望日後球迷群可發展出類似「應援會」的生態,不論港隊主場作客均現身支持,刺激出境旅遊、運動產品等周邊配套盈利。

業界:排隊兼限購有助營造聲勢炒熱氣氛

近年港隊應援日漸壯大,有死忠球迷跟隨港隊出征南韓,甚至上場作客孟加拉;同時亦吸納大批新球迷,買球衣、波飛齊撐港隊。昨日所見,啟德有運動商店推出各款應援衣物、港鐵站有快閃紀念品店,也有食肆推出「着紅衫送啤酒」優惠吸客。

港足紅色戰衣向來難入手,原因之一幾年前曾滯銷,令供應商策略趨保守,隨着港足熱度持續上升,每逢返貨皆引來球迷搶購,甚至要排隊數小時之久。對於為何不能在網上開賣,有業界中人笑言,其實大量印製球衣的難度不大,相信排隊兼限購是球衣供應商營造聲勢的策略,有助炒熱氣氛。

體育園開幕以來,凡有演唱會和體育盛事,附近商場和食肆生意均上升。在啟德有經營餐廳的叙福樓集團主席黃傑龍表示,正摸索不同性質節目帶來的商機,無論演唱會或體育賽事,其開散場時間、觀眾年齡層等因素均會影響生意,因此每次活動均需動態調整,形容是持續學習與摸索的過程。

他以6月港足首次在啟德出賽對印度賽事為例,「無預計過會咁熱烈」,吸取經驗後,各商戶已做好準備,把握昨晚人流及商機,加強宣傳推廣。他指零售館部分餐廳嘗試在活動後延長營業時間,確實能吸引散場觀眾,帶來額外生意。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今次港足賽事門票售罄,完全體現「主場經濟」概念,證明具吸引力賽事能凝聚大量支持者。他期望「主場經濟」模式能延伸至籃球、劍擊等其他體育項目,並帶動周邊產業發展,除門票及球衣外,更可開發應援產品、舉辦球迷會活動及中場娛樂節目等。

官場中人表示,正在摸索「主場經濟」和「應援經濟」的發展路向和定位,舉例有韓團早前在主場館開演唱會,每支發光打氣棒索價達400元,可見有很大商機;套用在港隊,除了球衣和門票,其實限量版產品亦非常有潛力。至於全運會,吉祥物等周邊產品銷情超出預期,「盲盒」公仔頗受歡迎。

啟德體育園昨晚上演「雙料娛樂」,除了港足比賽,體藝館首次舉行UTS網球賽,港將黃澤林有份參戰,羅淑佩更兩邊走睇波。近年網球熱潮興起,除四大滿貫,ATP大師賽亦越來越受歡迎,上周的上海大師賽便叫好叫座,帶動酒店、零售等行業,若然香港有場地和資源多辦國際賽事,吸引頂級球星參賽,相信對吸引高消費旅客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