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議會新丁難爭取表現? 梁熙:「熟書」是底線 陳紹雄引「企業管理思維」

更新時間:06:55 2025-10-14 HKT
發佈時間:06:55 2025-10-14 HKT

本屆立法會逾半數議員是新丁,突圍而出並不容易,部分人憑積極跟進民生議題、紮實政策倡議,建立知名度。其中民建聯港島東直選議員梁熙表示,當稱職議員並無捷徑, 「熟書」是基本底線。

梁熙主力跟進民生議題:非一味批評才是「監察」

梁熙4年前首次參選,在選舉論壇一時口誤,把「爭取小西灣地鐵站」,說成「西灣河」,令他一夜爆紅。事過境遷,梁熙表示明白到一句口誤無心之失,隨時令重要議題失焦,所以當選後一直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虛心學習。

4年任期中,梁熙跟進大大小小民生議題,包括外傭過度借貸、舒適堡預繳式收費,以至公立醫院收費等。他指當一個稱職的議員無捷徑,尤其部分議題或涉及專門知識,4年來花了大量時間了解政策,為議會發言、與官員開會及接受訪問做好準備,「熟書」是自己跟進政策的底線,以便掌握議題的痛點並提出實用建議。

議會四年總結訪談系列:

專訪︱牧師從政變社福界旗手 管浩鳴:議員要有全局觀 十年前「養貓論」證預判正確

專訪︱「北歡而散」壓力最大 江玉歡4年學懂沉穩:政治高深 拿捏時機發聲才有幫助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資料圖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資料圖片

梁熙:家庭背景結合議員身份 更能協助市民

梁熙認為,其家族商界背景結合議員的身份,讓其更能協助市民,例如去年華豐大廈大火中,透過人脈迅速聯繫商界朋友,盡力提供區內酒店房間予災民免費暫住;處理港島舊樓石屎剝落時,既聯絡地區掌握情況,同時聯絡專業人士協助,利用科技協助居民為大廈「快測」,找出高危地點即時跟進。

梁熙坦言,從政路上其父梁英偉給予他很大支持,亦是他能走到今日的重要因素:「沒有家人的支持,當日不會放下事業全身投入議員工作;而父親的嚴格教導,亦令我對自己的議會工作更有嚴謹要求。」

他又指,現時議員有很多渠道向官員表達意見,包括公開和私下,並非一味批評、反對政府才是「監察」。

C15+召集人陳紹雄。何君健攝
C15+召集人陳紹雄。何君健攝

陳紹雄:熟讀文件提出有用疑問 傳媒自會留意

另一新丁是選委界陳紹雄,他從中電辭任高管職位擔任議員,引入一些企業管理思維到立法會,希望能助政府「做成事」。他說喜見今屆政府重視立法會意見,在低空經濟、氫能發展等方面,採納了不少建議。

在一眾新人中,陳紹雄發表意見非常積極,在板塊內有一定領導地位,並加入了維護國安條例法案委員會。他強調「C15+」並非政黨,只屬議會聯盟,政策主張可「各自精彩」,「我的角色是服務協調為主,最重要是公平公正、了解每位組員喜好習性,贏取大家信任。」

他又說自己從無刻意爭取曝光,但基於過往作為企業高管習慣,自我要求看文件非常仔細,包括了解整個政策歷史沿革,所以2022年剛加入議會第一件事,就是在所加入的事務委員會政策範疇熟讀文件,「我記得第一次有媒體引述我的議會發言,就是在事務委員會中,發現政府在文件中的說法與過去有明顯出入。只要打好基本功、肯花時間研究政策,務實議事,總有機會發展。」

4年任期中,有說法指議員不時收到「溫提」,陳紹雄不評論,但認為作為政治人物,既要有獨立判斷,同時要明白什麼時機和方式表達意見最適合,「就算你收到某些信息,都應該做自己判斷。假設真的有官員閉門向你反映難處,而說法合理,強行批評也沒有意思,你亦有責任幫他解決難題。不過要是政策真的很大問題而且直接影響民生,當然要繼續發聲。至起碼我從未試過任何一次,敲門表達意見而官員不理睬我,大家有商有量。」

記者:林劍

相關新聞:立法會選舉2025︱又一七旬議員棄選!自由黨易志明不競逐航運界 稱交棒青年人

立法會選舉2025.持續更新︱72歲自由黨易志明宣布不參選 累計10人不連任 即睇棄選全名單

立法會選舉2025懶人包|提名期/投票安排/選區分界/議席產生辦法一文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