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佩登《中大校友》封面人物故事 難忘05年世貿會議:8日僅睡11小時
發佈時間:23:48 2025-09-30 HKT

1989年在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的羅淑佩,近日接受中大校友事務處訪問,成為最新一期《中大校友》的封面人物故事,當中大談學生年代的逸事和三十多年為官感受。她說,其職涯橫跨政制、經貿、旅遊、運輸、房屋等不同範疇,她認為能駕馭多元領域,靠的是無窮的好奇心;回想過去在不同環境中奮鬥,她表示「所謂的挑戰,一旦過去就不再是挑戰,而是經驗。」她鼓勵中大師弟師妹除了努力學習本科,打好紮實基礎外,更要發掘各方面的興趣,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本想讀法律 因中文無課程改讀政政系
回顧大學生涯,羅淑佩說,她其實本想修讀法律系,但當年中大並未有,最相近的是政政系,這成為她的選擇。「最初未有從政的想法,亦不知道政政系真正要修讀的內容,只是感覺上與法律有點相關,成績也合要求就決定報讀。」
學系講師獨當一面 難忘翁松燃、黃宏發
她說中大政政系每位講師都獨當一面,有不少經常被電視台邀請到節目中議論時政,「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翁松燃教授,大學四年級時,學生為本教學(STOT)由他講授,上課時他帶我們到不同地方參觀,了解各機構實際運作。最記得參觀新華社駐港分社,入內參觀才知曉他們是負責聯絡及分析的工作,並非如想像般神秘,確實是很好的體驗。參觀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現時已修建為終審法院)也很難忘,走進這幢英式歷史建築,感覺古色古香,心想若他朝能在此工作也不錯,萬料不到後來赴立法會開會,果然成為工作很大部分。」
另一位同樣令羅淑佩敬重的,是黃宏發教授,「他當時已加入立法局,課堂上不時會分享議員的工作心得,若然我對他發表的公開講辭有任何問題,也會直接提問,這種互動給予我很多新的啟發。」她對中大的通識教育也十分讚賞,「書院設有月會,邀請不同嘉賓主講,其中一次是李國章教授,他當時是中大外科的系主任,跟我們說肝是唯一一個人體器官,手術切割後仍能再生的,所以萬一肝臟出現問題,千萬不要猶豫,第一時間以外科手術處理⋯⋯直到今天依然清楚記得這些話,真是終生受用。又例如另一次月會主題是『時間的起源』,那個年代剛開始流行討論宇宙大爆炸理論,同學都會關心宇宙從無到有的起源,後來我篤信基督教,也會思考宇宙起源是否正是造物主,透過通識令我思考各種問題,正好反映中大教學的獨特之處,並非只着眼於本科內容,而是照顧到不同範疇。」
於學生會組織活動 探討香港流行文化對意識形態影響
大學三年級及四年級羅淑佩住進宿舍,她說最常流連的地方是學生會及宿舍的共享空間。「雖然沒有組閣上莊,但跟學生會的人熟稔。一年級時試過與幾位來自不同學系的朋友,於學生會組織了名為『文化檢閱』的小項目,主力在湯宿舉行晚會,討論香港流行文化對意識形態的影響,當時並未意識到是很嚴肅及重要的課題,純粹以各種有趣形式來探究當中理論,例如看Pink Floyd的電影《The Wall》帶來的文化現象等,回想起來可能已是一種啟蒙,令我在文化方面的意識變得敏銳,甚至對現時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工作,也有一點幫助。加上大學生總是不愛睡覺,很多時間用在討論、思考、衝擊,甚至面紅耳赤爭拗至三更半夜,當年的訓練十分有用。」
「百分百肯定會在政府做到退休」
畢業後羅淑佩加入政府,服務至今,她坦言沒有想過離開。「向來目標也甚為清晰,要服務市民及社會,這比賺大錢更為重要。畢業後尋找工作,也以政府工為主。雖然也有報考一、兩份見習行政人員的工作,卻不像其他同學般積極預備,一心只是想加入政府。後來獲聘為政務主任,感恩仕途尚算順利,從事的幾個範疇包括政制、運輸、房屋、貿易、旅遊等全是我很感興趣的,又學懂新事物,所以做得很開心,也百分百肯定會在政府做到退休。」
在政府不同部門工作過,處理各類棘手問題,一定遇到過各種挑戰,但羅淑佩認為,成功跨過挑戰是為日後累積了經驗,「例如早年處理隧道不停車繳費『易通行』,當初規劃與公眾期望出現落差,我們本打算以先導計劃(pilot test)形式推行,但市民卻認為要以整全計劃推出,既然大眾有此反饋,我們就決定努力做好它,延遲兩個月實施,有更多時間作出解說及準備,可說是經一事長一智。」

數有趣及難忘的經驗,羅淑佩說,不得不提2005年香港舉辦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一百五十多個世貿會員國家及地區齊集香港,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地區,是世貿的創始成員,結果成為了該屆會議的主辦方。我在工貿署主力進行世貿談判的工作,除了要籌辦此次會議及擬定會議議程,還要聯同財政司司長、工商局局長、工貿署署長以及助理署長級的所有同事,努力與日內瓦經貿辦同事不停外訪、拉線及居中協調大量事情,最終能發表《香港宣言》,確實是難能可貴的成就。」
另一項在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達成的成就,她笑說是為期八日的會議只睡了十一小時,「日間整天都是會議,但真正談判是在晚上十二時才開始,直到翌日早上才完結,休息時間極少。於是學懂了不論時間有多短,哪怕只是大半個小時,只要有機會休息,都能夠即時入睡,充電後又再繼續,是很難得的訓練。」
那次世貿會議也開創了先河,在每天四時左右舉行傳媒發布會,「負責會議場地安排、警務處、運輸署等同事均會出席,而我就負責解釋談判內容。」她坦言這些並不容易解釋,尤其是當時市民及傳媒朋友對以上課題並不熟悉,「於是早在2004年籌辦會議期間已開始與傳媒合作,透過工作坊令記者明白什麼是世貿、部長級會議有什麼內容、對香港的重要性等等。從那次經驗學習到日後推動大型政策,或是我現時積極籌辦的盛事,都要爭取向社會大眾解說。」

每個崗位都有不同難度,羅淑佩說現時作為文體旅局局長是新挑戰。「過去幾年,香港文體旅遊的發展受到疫情影響有很大衝擊,復常後也有一段時間要努力追落後;至於體育二字已包含數十種運動,還陸續會有新興運動加入,如何能將運動普及並且好好栽培精英運動員取得好成績,兩者同樣重要;在《十四五規劃》之下,國家希望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如何推進落實,當中存在很多挑戰。」
上任至今八個多月,她坦言非常忙碌,「啟德體育園順利開幕後,在表演藝術及運動賽事方面多了個新殿堂。在同事的努力下,場地運作已上軌道,所有盛大活動均一票難求,評價也相當不俗,令香港的議價能力大幅提升,亦給予本地企業不少商機,對推動香港經濟有積極作用。文化方面,透過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的工作,或是與博物館的合作,能夠將中華文化優秀之處介紹給訪客,加上近年多了西九文化區般出色的文化資源,大大促進文化發展。」
至於體育方面,羅淑佩說:「去年巴黎奧運兩金成績,今年世界運動會三金兩銀一銅的成績,亦是歷屆最好。香港運動員在世錦賽及亞洲賽的成績亦有所提升,一方面當然是運動員個人努力,另一方面亦是政府對體育發展方面的資源投入,包括增強及擴建體院設施,尤其是啟德體育園落成後,香港擁有屬於自己的主場,可以籌辦更多運動賽事。」
訪問中提到,官員予人的印象,大多謹言慎行而鮮有透露個人喜好,但羅淑佩卻忠於自己,由曼聯、賽車、偶像、烹飪、粵曲等無所不談,她說官員二字像是跟市民大眾很有距離,實質上他們只是服務社會及服務公眾的人。「其實社會對我們也未必有很大興趣吧,因此以往可能沒有深究我們有趣的一面,而對上兩個崗位不論是運輸署還是房屋署署長均是民生部門,出來面對公眾機會較多,加上現在的媒體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去進行解說,彼此的互信增強,以至有時能夠傾談較為輕鬆的話題。個人性格偏向『直腸直肚』,於是接受相對較為輕鬆的訪問時,自然會多談一點個人興趣或喜好。」
羅淑佩小紅書變「許願池」 認真閱讀網民留言
在訪問中,羅淑佩無所不談,在社交媒體上她亦時有分享個人近況,予人「貼地」的感覺。她說早在十八年前已開通Facebook,一直也有分享生活軼事,「早年社交媒體是跟朋友互動為主,見到朋友愛分享美食或旅遊照片,我又跟着做。後來發現貼文也有一定影響力,例如我在房屋署工作時,會不時分享署方貼文,又或者有消息想第一時間跟市民分享,我用自己語言在社交媒體解說一下,慢慢成為了習慣。」
有人笑稱羅淑佩的小紅書帳戶是「許願池」,想要看什麼表演就留言。她說,這全屬偶然,「最初是聽到大家都在說小紅書,要我去看一下,結果發現都頗有趣,不如嘗試開一個帳戶。我還記得是今年二月前往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為港隊打氣時,拍下一張零下二十度戴厚雪帽吃雪糕的照片,上載到小紅書成為第一篇貼文,反應很好,幾萬人瀏覽及幾千個讚好。當大家知道我是誰後,開始成為了『許願池』。啟德體育園開幕後更厲害,每日都有人留言想哪位歌手來港表演。我都認真地閱讀留言,雖然無法一一回覆,但卻成為得知大眾喜好的一個好方法。若然很多人留言想見某位歌手或運動員,會跟同事商討是否需要落力去邀請對方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