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距醫療|5年提供34萬宗服務 政府冀病人勿「貪方便」:醫療非網購

更新時間:16:58 2025-09-10 HKT
發佈時間:16:58 2025-09-10 HKT

立法會選委界議員陳永光今日(10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詢問遙距醫療服務的發展。政府指,由2022年4月至2025年3月3年間,醫管局已為34萬宗非新冠疫情個案提供遙距醫療服務。

過去3年收2宗投訴 勿「貪方便」用遙距醫療

過去3年,醫管局曾收到2宗遙距醫療的投訴,主要涉及未能使病人清楚了解服務流程,如預約和領取藥物。當局指,要明白醫療關係市民健康,甚至是生命,不應「貪方便」而影響醫療的質量安全,指一個身體健康能自由走動的人,不應因「貪方便唔去睇醫生」而使用網上遙距醫療,為病情作出診斷,強調情況危險。當局強調「醫療唔係網上購物,或買外賣去食,唔啱就買過」。

議員倡「醫健通+」擴至私院遙距醫療

陳永光指,政府在去年7月申請超過14億元為未來5年發展「醫健通+」,詢問當局為何不善用「醫健通+」為私營醫院及病人提供遙距醫療服務。醫衞局指,私營醫療機構需自行評估能否提供遙距醫療服務,包括確保專業能否符合要求,強調是私營醫療機構的責任。他續指,「醫健通+」有很多其他功能,現時目標並非為私營醫療機構提供服務,特別是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的遙距醫療服務屬收費服務。

選委界陳凱欣詢問當局現時有何措施監察遙距醫療服務的模式發展及變化,會否有需要為遙距醫療服務訂定法律規管,包括訂明遙距醫療服務定義、軟硬件的要求。當局重申,遙距醫療服務是醫療,應由醫護專業提供,受各監管機構進行監管,如私營醫療機構進行不實宣傳、非醫護人員提供服務等,當局會照現行法例,如不良醫藥條例、或以無牌執業等條例對相應人員及機構進行處分。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