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選委會補選結果揭盅 自由黨區議員低票落敗有內情

更新時間:08:39 2025-09-09 HKT
發佈時間:08:39 2025-09-09 HKT

上周日舉行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在8號風球下無驚無險完成。由於選民基數少,加上大部分空缺毋須選舉自動當選,只有28名候選人競逐21個席位,「選情」平淡下,公眾關注度甚低。不過第四界別、俗稱「三會」的「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滅罪及防火委員會分組」出現懸殊賽果,引起議論。

港九「三會」分組 自由黨議員阮建中包尾

港九「三會」分組共7人競逐6個席位,民建聯柯創盛以1368票成為「票王」,其餘當選者分別取得1000至1200票不等,排包尾的是自由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僅得782票,比最低票當選者、同是東區區議員的賴暖新少近300票。

已任第二屆區議員的阮建中,被視為自由黨培育人才之一,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是少數「迎難而上」擊敗反對派的建制派。政圈早前有傳,自由黨有機會派人出戰來屆立法會港島東直選,阮建中、藝人宋芝齡也是黨內潛在人選。

九龍區「三會」策略投票 剔走自由黨

「三會」分組選民均是地區三會成員,換言之在該界別內的得票,一定程度上反映候選人地區勢力、人脈關係等。有地區人士說,三會成員圈子不大,「核心人士嚟嚟去去都係嗰班」,要爭取支持,考驗候選人地區網絡,「電話號碼都要多年日積月累,唔係話搵就搵」;一般而言有政黨背景較有優勢,但阮建中打着自由黨牌頭仍低票落敗,有點奇怪。有自由黨中人稱,向「三會」成員拜票時,大家表現很客客氣氣,但現實上無法控制對方。

知情人士透露,今次選舉結果其實是策略性投票所致,因7名候選人中,來自九龍及港島分別有3人及4人,手握約900票的九龍區「三會」代表,欲與港島區各分3席,避免4名港島參選人同時當選;與此同時,又要「力保」個別參選人入局,因此最後一席成為賴暖新與阮建中之爭,最終後者被剔走,成為「炮灰」。

有建制中人直言,選舉結果未必與個人能力有關,若論知名度亦以阮建中較高,但正如立法會選委界選舉投票,選委的心水人選其實不多,只能以「剔除法」排除相對不喜歡的參選人。阮建中回應指,今次是首次參選「三會」界別,過往循直選參戰,兩者玩法不同,但承認選舉工程有不足,例如他在港島工作居多,跟九龍區「三會」成員聯絡不多,日後會改善。至於其他人如何揣測,他稱不在控制範圍。

相關新聞:

選委會補選︱投票率97.33% 共3534人投票 全日收3宗投訴

選委會補選結果︱點票順利八號風球前完成 建測規園界同票 須抽籤定結果

選委會補選︱李家超祝賀當選委員勉履職盡責 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獻力

在地區打滾多年的柯創盛則指,不會猜測個別候選人得票多寡原因,又認為知名度只是考慮因素之一,關鍵是如何與社會各界人士保持溝通,逐個爭取支持。

選委會補選平靜地結束,更重要的立法會換屆選舉緊接而來,如何提升公眾關注度,令市民踴躍投票呢?以往舊制度下,選前一年半載已炒起不同民生或政治議題,現時似已不管用,議員反映意見往往「點到即止」,這對選舉氣氛、直選投票率未必是好事,但在個人層面則是最安全的做法。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