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購房通」助內地資金買港樓 梁振英有保留:首要服務對象一定是香港居民
發佈時間:12:12 2025-07-22 HKT

近期本港多間零售商舖及食肆結業,引發市民對經濟市道關注。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22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引用政府統計數據指去年底本港商業樓宇空置率達11.8%,是過去40年以來最高水平,平均每9呎舖位便有1呎空置。他補充,去年商業樓宇的淨使用量錄得負12萬4千平方米,即結業舖位面積較新開店舖多出約133萬平方呎。至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今年聯署提出建立「購房資金通」,讓兩地居民跨境置業,梁振英有保留,明言政府第一服務對象一定是香港居民。
梁:結業舖位面積較新開店多出133萬呎
梁振英認為,市場對零售業及商業活動的觀察與上述統計一致。他強調,相關數字具科學性,不應僅靠地產代理計算某幾條街的空置舖位判斷情況。他補充,有關數據可於網上查閱,呼籲資訊必須對稱,否則對社會不公。
人大代表倡購房資金通 梁:我們為誰辛苦為誰忙?
另外,對於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等人早前提出建立「購房資金通」,讓兩地居民可跨境置業。梁振英表示,香港房屋供應比以往充裕是社會多年努力成果,現時卻想盡辦法將這些增加供應的一部分賣給香港以外的人,反問「我們為誰辛苦為誰忙?」
不能為住宅更好賣而將額外供應一筆勾銷
梁振英強調,作為特區政府主事的人,首要服務對象一定是香港居民,故當年樓價升得急要推出樓市「辣招」,以壓抑非香港永久居民的需求。他認為要「搞清楚服務對象係咩」,不能為住宅單位更好賣而將額外房屋供應一筆勾銷。
解決根本問題的「王道」是增加土地供應
對於地產代理提供的市場指數,他指出,雖然地產代理具備促進土地運用及經濟功能,但與其他現代化社會相比,香港地產代理行為缺乏規範,不宜過度迷信這些數據。
至於根本的解決方法,梁振英重申,土地及供應不足長年推高樓價和租金,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及民生問題,他認為「王道」是增加土地供應,形容這既是社會共識,也是各屆政府的任務。他指政府多年來不斷開發土地,相關工作並非徒勞,現已看到住宅、寫字樓、商業樓宇及創科用地的供應有明顯增加。
他指出,社會普遍共識是透過增加供應解決問題,而非依賴「辣招」壓抑需求。他並強調,由於需求難以精準預測,供應策略必須長遠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