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學籍表增設籍貫 教育局:不會硬性劃一要求
更新時間:12:55 2025-07-09 HKT
發佈時間:12:55 2025-07-09 HKT
發佈時間:12:55 2025-07-09 HKT
每年清明節均有大批市民攜同子女北上祭祖,探訪祖籍家鄉。選委界劉智鵬今日(9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詢問教育局會否明確要求,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學籍表、手冊上重置「籍貫」一欄,以提高學生的家鄉和祖籍意識,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指要幫助學生認識香港和內地同根同源,必須全方位進行,結合中小學課程,課堂內外互相配合,而教育局理解校情不一,不會硬性要求所有中小學和幼稚園劃一在學籍表上加上籍貫一欄。
蔡若蓮:學生對籍貫鄉情不陌生
蔡若蓮表示,現時不少中小學生對籍貫和家族背景、歷史認識,不單止從教育而來,而生活體驗,還有家庭聚會、回鄉旅行而來,又指香港不少辦學團體和學校會以同鄉會和家鄉命名,因此學生對籍貫的鄉情並不陌生。
蔡若蓮指,社會對要求學生在學生手冊上必須填報籍貫,仍有不同看法,有意見認為填報籍貫可以幫助進行籍貫教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但亦有人認為籍貫是個人資料,學校收集時要符合私隱條例要求,而目前越來越多學校恢復在學籍表中加入籍貫一欄,認為落實方法可以因應校情,如強行劃一推行填報籍貫,無助於提升教學效果。
她又認為,要幫助學生認識香港和內地同根同源,必須全方位進行,結合中小學課程,如小學人文科中,涵蓋有關姓氏籍貫和家鄉等學習內容,老師可結合尋根尋源的學習元素,啟發學生深入認識籍貫。
選委界何君堯詢問如何將氏族宗親、族譜應用和生活上結合,令市民「咀嚼、學習」籍貫時,不會太過生硬。蔡若蓮回覆指,宗族文化在教育系統中是生活的一部分。
記者:曾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