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暫緩|政府:下月起向全港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 明年中再匯報減廢進度

更新時間:14:33 2024-05-27
發佈時間:14:33 2024-05-27

垃圾收費計劃宣布暫緩!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等官員,今日(27日)下午出席立法會一個聯席會議,交代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及其他廢物減量和管理措施的未來路向。卓永興指,經「先行先試」計劃後,政府已獲得研判所需資料和數據,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向其建議暫緩實施政策,即不在8月1日實施。他指建議已獲行政長官接納,稍後會刊憲。

卓永興指,垃圾收費在社會的影響面是史無前例,暫緩的決定務實正確,「甚至是唯一的決定」。

相關新聞:垃圾收費傳押後︱綠色和平:應由政府處所帶頭分階段推行 如無限延期屬不負責任

相關新聞:垃圾收費︱劉國勳指不應「夾硬」定日子推行 物管:有住戶稱應退回多繳管理費

相關新聞:垃圾收費︱李慧琼:若如期8.1推行 很大機會造成社會混亂 建議當局暫緩

相關新聞:垃圾收費傳押後︱市民指本質上應支持計劃 惟配套不足贊成推遲

卓永興:明年年中匯報工作減廢進度

卓永興在會上發言時表示,所得的數據都顯示支持如期推行的市民不多,七至八成市民認為應延期舉行;市民認為操作繁複,大部分參與者沒有善用指定袋。

政府注意到不同調研均顯示大部分巿民對實施垃圾收費有很大保留;社會回收文化的根基不足;回收網絡和設施的覆蓋縱有增加仍是有限;現時法例訂定的收費方式,予人有為增加政府收入的錯覺,而影響市民對垃圾收費計劃的認同;法例令前線清潔員工的工作量和壓力大增;以及經濟復原的速度並未如預期般快速和強勁,現時實施垃圾收費,會令商界(尤其是飲食業界)承受更大壓力,影響行業經營。他指同意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的暫緩建議,進而向行政長官推薦有關建議,並獲得行政長官接納。

他又指,政府會推行一系列工作,包括增加回收配套;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研究如何優化垃圾收費計劃等,會不斷監察和評估社會整體在減少固體廢物和市民改變處理垃圾習慣的成熟情況。政府會在2025年年中,向事務委員會匯報工作進度、市民對減少固體廢物的參與度和政府看法。

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下月向公屋戶派指定袋

謝展寰表示,政府會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特別是廚餘回收,在所有屋邨增設智能收集器材,目標是一年內將數目增大一倍。他表示政府會作再進一步調研,嘗試優化政策,方向包括免除前線員工法律責任、減輕對某些界別人士的經濟負擔等。政府下月起,會向全港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為期半年。

卓永興:支持局長工作做法 

會後卓永興聯同謝展寰會後見記者,謝展寰多次被問及會否問責。卓永興指,實施垃圾收費計劃對社會的影響面史無前例,謝展寰在推動政策的不同階段上盡心盡力,今次暫緩是務實及正確的做法,「甚至是唯一決定」,體現政府施政為民,直言「我們支持局長的工作做法」。

至於會否有推行垃圾收費的時間表,謝展寰表示,足夠的市民支持度十分重要,政府會不時評估社會對於整個垃圾收費的支持度,及用不同方法推行垃圾收費的成熟程度,才可作決定,「這點不是一個時間表可交代的事。」

議員冀半年報交中期報告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表示,讚賞政府今次的積極性和實事求是,值得支持,指自己原本準備了一篇「鬧爆」的講稿,現時要「收返」。但他關注一年後措施成功的指標,以決定如何繼續推行,免得一年後再拖拖拉拉。謝展寰回應指,一年後本港是否成熟再推行計劃,要透過評估的方式,看看整體社會文化等因素。狄志遠又期望當局在半年後推出中期報告,避免一年後才提出發現很多問題,繼續拖延下去。

民建聯何俊賢建議政府一年後講解減費政策,免得市民覺得「政府又嚟收費」,引起社會動盪。對於政府指下月起會向全港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為期半年,何俊賢認為當局側重了在公共屋邨,希望亦會對於村屋、三無大廈、私人屋苑等推動政策。謝展寰強調,當局不只針對公共屋邨派發指定膠袋,一些私人屋苑如果參與了減廢約章,亦可獲指定膠袋。

經民聯陸瀚民表示,暫緩回應了工商界及市民聲音,他引述報告中,院舍員工及政府合署員工的意見反差很大,前者有四成認為垃圾收費有很大難度、影響日常工作,後者則認為沒有難度、不影響工作,他關注政府如何解讀這些反差。謝展寰指,此結果是由於先行先試計劃要求清潔工以指定膠袋到大廈的每一層收垃圾,做法與平常無異。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