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因一窩心原因留長髮受冷嘲媽媽:「做對的事應該要支持他」 附3個方法助孩子正確面對歧視︳親子熱話
發佈時間:12:49 2025-08-26 HKT

在傳統觀念中,男生留短髮、女生留長髮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性別規範。一位台灣媽媽就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家孩子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的故事,兩個男孩因為一個有意義的理由選擇留長頭髮,卻因此受到冷言冷語,但媽媽表示「孩子做對的事不該阻止,反而要支持他」。當爸媽遇到「男孩一定要穿褲子、女孩要穿裙」等涉及性別歧視的話題,父母應該如何貫輸孩子正確觀念呢?
兩男孩因一原因留長髮受冷言冷語
近日在社交平台流傳一條有關男孩為患癌母親而留長髮的動人短片,原來台灣有不少小朋友為各種窩心原因而留長髮。來自台灣宜蘭兩寶媽王凱凱的的小朋友就跟大家分享孩子的故事,她的大兒子在3歲時因為不喜歡剪頭髮時頭髮掉在身上的感覺,哭著問她:「甚甚麼你可以留長頭髮,我不行?」這簡單的問題讓媽媽反思,找不到理由強迫孩子遵循「男生就是短頭髮、女生就是長頭髮」的傳統思維規範。

於是,她提議讓孩子留長髮,但要為有意義的事情努力 — 捐髮給癌症病童。她向孩子播放相關影片,解釋捐髮如何幫助失去頭髮的病童,讓他們重拾笑容。這個決定讓孩子從3歲開始留長髮,至今快7歲,受到哥哥影響,弟弟也一起留頭髮!對於常常被叫「妹妹」已習而為常,他們也會防於自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留髮原因:「我是男生,我的頭髮要給生病的小朋友!」

留髮過程中兩兄弟曾聽過長輩的冷言冷語,但媽媽始終堅定地支持孩子,並教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也有些支持的長輩說:「小孩做對的事情不該阻止,反而要支持他。」就讀幼稚園時,哥哥並沒有受到同學的排擠,而哥哥即將升讀小一,媽媽也擔心學校狀況,但媽媽跟我們分享:「是做對的事情!不要去理會別人說你怎麼樣!加油!」其實台灣小朋友非常支持捐髮活動,台灣癌症基金會便有收集捐髮去幫助抗癌人士,讓大家都有健康的假髮去重整生活,也曾有男孩是田徑好手也為了捐髮而堅持束髮去跑步,還不誤認為女生達2年!只有頭髮大於30公分、不染不燙就可捐髮喇!

點擊圖片瀏覽親子熱話:
教孩子反性別歧視的3個正確方法
在傳統觀念中,男生留短髮、女生留長髮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性別刻板印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無形地影響孩子,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都學懂尊重他人的選擇。如遇上涉及性別歧視的話題,父母可參考3個方法去引導孩子:

1. 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尊重個人選擇
父母應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的選擇,而不是強加性別規範。例如當男孩想留長髮或女孩想剪短髮時,父母可以與孩子討論原因,並支持他們的決定,這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選擇。
2. 用實際行動打破刻板印象
父母可以通過自身行為示範,例如鼓勵男孩參與烹飪、縫紉等傳統上被認為「女性化」的活動,或支持女孩從事運動、科學等領域,也可訥過不同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性別不應限制善行或興趣。
3. 教導孩子如何應對歧視
當孩子因外貌或行為被嘲笑時,父母應教導他們如何自信回應,如學捐髮的台灣男孩般向他人解釋:「我的頭髮要捐給生病的小朋友。」這樣的回應不僅化解誤解,也傳遞了正向價值觀。父母還可以教孩子以同理心對待他人,減少偏見。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擔任陪伴的角色,也要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只要不僭越校規或社會法則,當孩子選擇做對的事時,我們應當像媽媽一樣給予無條件的支持,並教導他們以自信與善意面對世界的偏見,才能培養出更有同理心與包容力的下一代。
資料及圖片授權:Threads@wang_kaikai、facebook@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
相關文章︳格陵蘭裔年輕媽媽未通過「育兒能力測試」 誕女後即被丹麥市政府帶走引抗議︳親子熱話
相關文章︳帶小朋友去旅行攰過返工!調查:父母去旅行後要X日回復體力 4個方法輕鬆出發去親子旅行︳親子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