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童︳系統化訓練SEN童開學有用!3大適應方法+3大主科3個溫習法 強化記憶要靠一個方法
發佈時間:07:15 2025-07-29 HKT

SEN學童開學除了要面對連串適應問題,還有最教家長頭痛的溫習與做功課兩大挑戰。兒童繪本作者Natalie是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士及香港大學教育碩士畢業生,有多年本地及國際學校的教學經驗,具備跟SEN學童相處及教學心得。對於SEN學童與家長面對九月升小,Natalie認為SEN學童要從相對安全、可預測的家庭環境轉換到結構化的學校環境,對感官處理能力較弱的他們來說,的確是極大挑戰。
SEN學童︳開學前必讀!3大適應方法助開學
面對因升學而轉變校園環境(由幼稚園步入小學又或升中),SEN學童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加上他們在執行功能方面表現薄弱,導致難以適應學校的時間表和課堂常規。「一些看似基本的常規如轉堂、遵守課堂規則及理解教師指令等,SEN學童都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內化。」專注力不足是SEN學童的一大障礙,而課堂中的多種刺激如其他學生的活動、窗外雜聲、視覺干擾等,更為分散其注意力。「開學初期,由於神經系統未完全調整到學習模式,專注時間會更為短暫。此外,部分SEN學童可能有過度活躍 / 衝動行為,會更為加劇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影響知識吸收和技能掌握。」
未上學已經一大堆「功課」,猶幸眼前還有一個暑假,Natalie建議家長好好把握這段日子,多方面協助SEN學童適應校園生活。

SEN學童開學適應方法1:作息接近學校時間表
有科學研究表明,穩定的作息對SEN學童的情緒調節和學習表現有顯著正面影響。開學前數周開始調整子女的作息時間,循序漸進配合學校的時間表,如逐步提前起床時間、調整用餐時段,以及建立類似學校的活動結構。透過每天往前調整10至15分鐘的方式,避免開學首日面臨突然的時間轉變,同時要建立穩定的睡前常規,確保有充足的睡眠,為開學做好生理準備。

SEN學童開學適應方法2:分段練習專注力
家長可設計階段性專注力訓練,最初可從10至15分鐘的專注活動開始,成功後逐步延長至接近課堂長度約20至30分鐘,活動選擇應考慮孩子的興趣與能力,如閱讀、拼圖、繪畫等。專注訓練宜在固定時間、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進行,並減少干擾因素,家長可使用計時器作為視覺提示,讓孩子明確了解專注的時間範圍,完成後給予具體正面的回饋,強化專注行為。

SEN學童開學適應方法3:預習基本知識點
提前預習新學年的基礎知識,可顯著提升SEN學童的自信心、減輕開學適應壓力。家長可參考學校提供的新學期課程大綱或教科書目錄,選取重點預習,過程可通過繪本認識新概念、或於日常情境應用數學知識,以及使用多媒體資源等。注意每次預習宜控制在適當時長,確保孩子保持學習興趣而不會感到負擔。

SEN學童︳分散溫習原則
對於小學生SEN學童來說,默書測考才是最大屏障,Natalie深明箇中難處,建議家長實行分散學習原則,即少量多次重複,而非集中大量記憶。「將默書內容分成小單元,每天安排10至15分鐘的短時複習,而非密集死記。建立『默書日曆表』,系統地規劃每日少量複習內容。」Natalie同時推介將相關字詞以視覺方式連結。「如動物主題默書,可將動物分為家禽或海洋動物等多項分支,每個分支下列出相關詞彙。這種結構化組織方法不僅提供視覺框架,還建立詞彙間的邏輯聯繫,有助於提取記憶。」完成思維導圖後,家長還需陪伴孩子反覆閱讀、擴充和修改,進一步鞏固記憶。

由於信心建立是SEN學童學習的關鍵要素,合理的學習序列能有效增加成功感,Natalie建議以「進階默書表」將默書內容按難度分級。「將詞彙分為三至四個難度等級,設置清晰的進度標記,讓孩子能直觀看見自己的進步。」初期可適當降低標準,確保取得成功體驗後才逐步提高要求。「家長應給予具體、及時的正面回饋,關注進步而非錯誤,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
SEN學童互動閱讀法
從幼稚園的遊樂式學習,走入小學的大門,閱讀也是SEN家長花心神的一環,Natalie認為繪本能通過整合視覺元素和文本內容,為SEN學童創造多感官學習體驗,於是毅然創作繪本。「閱
讀繪本可以有三階段互動,首先是讀前提問:『單看封面,你認為這個故事說甚麼?』激發好奇心和預測思維;然後是閱讀中提問:『你認為角色接下來會怎麼做?為甚麼?』促進思考和理解監控。」第三步當然是讀後提問,「如果你是主角會怎樣解決問題?」鼓勵SEN學童批判思考和個人連結。
Natalie強調互動閱讀不應變成考驗或壓力源,保持輕鬆對話式交流,重視孩子的回應和想法,創造積極的閱讀體驗,從而為SEN學童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繼而有利於促進課業上發展。

SEN學童︳3大主科3種溫習法
升上小學,中、英、數三大主科,面對不同的功課,Natalie說最重要是「因科施教」,而且要有絕對耐性

SEN學童︳3種中文溫習法
中文溫習法1:將詞語融入圖像故事
硬記死背對SEN學童不湊效,Natalie說可將詞語融入圖像故事情境;家長可與孩子共同繪製簡單的情境圖,將詞語置入其中,例如學習「開心」一詞,可畫出孩子收到禮物時開心的場景。

中文溫習法2:以部首為單位結合圖像理解
按相同部首將中文字分組,並為每個部首創建形象化的記憶提示,如「氵」部可聯想為流動的水,所有帶「氵」的字都水有關。分類法不僅提供記憶框架,更培養SEN學童分析漢字的能力。「建議家長可製作部首樹或部首家族圖表,讓孩子在視覺化系統中建立字形連結。」

中文溫習法3:字形與圖像配對強化記憶
想提升SEN學童的學習動機,可嘗試將字卡學習轉化為互動遊戲。家長自行製作一套包含中文字和對應圖像的卡片,然後採用記憶翻牌或配對形式進行遊戲。過程中,孩子需反覆辨認字形並與圖像建立連結,不僅能強化記憶,還能在輕鬆氛圍中建立學習自信。家長可靈活調整遊戲難度,如增加相似字形的辨別,或進階至詞語與圖像的配對。

SEN學童︳3種英文溫習法
英文溫習法1:按主題建立詞彙集
依據語義關聯對詞彙進行系統分類,幫助SEN學童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Natalie指出可按日常主題如食物、動物、交通工具等,創立專題詞彙集,利用色彩編碼或圖像分類法增強視覺記憶。「每個分類可製作成互動式詞彙牆或摺頁小書,定期複習並擴充內容。」

英文溫習法2:多感官學習
充分調動SEN學童的各種感官通道,促進深度學習。「實踐中可設計全方位活動,如聆聽標準發音錄音、跟讀模仿發音、閱讀單詞卡片、書寫練習,以及通過肢體動作或實物操作來表達詞義。」好像學習動詞時,可邊念單詞邊做相應動作,學習物件名稱,則可實際觸摸或使用該物件。

英文溫習法3:為家居物品貼上英文標籤
將生活環境轉化為語言學習場所,在家中常見物品貼上雙語標籤(英文配中文或圖片),創造自然的英語沉浸式環境。「標籤要使用清晰字體,顏色醒目,放置在物品易見處。家長可定期與孩子一起閱讀這些標籤,討論物品的特性或用途,延伸詞彙學習。」

SEN學童︳3種數學溫習法
數學溫習法1:使用實物理解數學概念
抽象的數學概念對SEN學童來說難於理解,使用實體教具能有效建立具體與抽象之間的連結,Natalie說:「準備多樣化操作材料如數字積木、計數器、分數圓盤、度量工具等,讓孩子通過親手操作,體驗數學原理;例如學習加減法,可使用實物分組、合併、移除;理解分數概念時,嘗試操作可分割的圓形或長方形模型。」具體操作不僅能強化概念理解,還能提供多感官刺激,適合不同學習風格的SEN學童。「過程中,家長應引導孩子表達思考過程,建立操作與符號之間的對應關係。」

數學溫習法2:日常活動多應用
家長可創設豐富的生活學數機會,如購物計算、烹飪測量、時間管理、空間規劃等。「超市購物時練習估算和計算總值;烹飪時體驗容量和比例;整理房間則嘗試應用幾何和空間概念。」Natalie強調這些真實情境不僅提供了數學應用的自然環境,還能強化數學的實用價值感知。

數學溫習法3:將複雜問題拆解為簡單步驟
SEN學童常因數學問題的複雜多步驟性而卻步,建議可使用任務分析法,將標準解題過程以視覺化呈現。「如使用步驟檢核表或流程圖。比如解讀應用題時,可分為1.理解題目:圈出關鍵信息→2.確定運算類型→3.列式→4.計算→5.檢查答案合理性。」Natalie提醒家長初期可提供完整步驟引導,隨着孩子能力提升就要逐步減少提示。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SEN學童︳SEN童開學指南助適應新環境 必備開學7件工具/選文具要留意這3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