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專訪│醫生都緊張孩子生病!跟少女相處有法 一句話跟青春期孩子打開話題

更新時間:09:30 2025-05-11 HKT
發佈時間:09:30 2025-05-11 HKT

母親節專訪︳我是病理學專科醫生(Histopathologist)許嫣(Dr. Melody)。毫無緣故,十多歲時已經立志要做一個媽媽(笑),現時育有兩名分別13歲和11歲的女兒,如果可以的話,其實想生夠四個!兩個女都是水瓶座,她們一個是外星人、一個是卡通漫畫來的人,對我這個天蠍座來說,她們都是異世界的人(笑)。

(由左至右)Dr. Melody、妹妹Vesta與姐姐Ceres。(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由左至右)Dr. Melody、妹妹Vesta與姐姐Ceres。(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高層次的大女

在我眼中,大女已經是一位少女,自己早幾年已開始看很多關於青春期的書,自問青春期過得很糟糕,真不想女兒們重蹈覆轍。成長中的孩子極需要尊重和信任,特別處身敏感的青春期,大女說過覺得自己升中後很想做很多事,卻又怕自己做不來,幻得幻失。我常形容她是成熟又敏感、特別又獨立的女生,不過世事很公平,她有些地方特別聰明,自然有部分比別人差,做媽媽就得接受整個組合。
大女是一個很科學的人,自己常常在社交平台寫她的「笑料」,其實她的日常比我寫的奇怪一萬倍,我是抱着敬畏的心面對她,有些事我幾廿歲人還未去到那個境地,但她已經參透世情似的,無欲無求、獨來獨往,卻又不失孩子氣的一面,好像她愛看動漫,但又喜歡研究很深奧的歷史、神話,甚至去大學聽比較中國和西方神話,有些讀佛學的朋友形容她一出生就快輪迴完結 —— 原來她高我這麼多層次!因為有一個這樣的大女,我知道有很多東西我是不懂的,我要接受自己的無知(笑)。

訪問那天早上,Dr. Melody陪兩姐妹到主題公園參加動物考察活動。(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訪問那天早上,Dr. Melody陪兩姐妹到主題公園參加動物考察活動。(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一起面對青春期


話說回來,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是難做的,不過當孩子需要幫助,或者你感到他迷茫時,就要站出來主動提出幫助,千萬不要自己先跳掣,要明白那一刻的孩子其實也很徬徨,如果你比他更徬徨,他除了應付自己的困難,還要硬吃你的情緒,點搞!所以常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穩定,希望做到可以和女兒們一起去面對成長上的困難,如果媽媽自己都像公主般怎能有智慧地幫孩子?媽媽真是要變身變形金剛呀!

姐姐Ceres(左)與妹妹Vesta,跟媽媽同一個模子似的。(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姐姐Ceres(左)與妹妹Vesta,跟媽媽同一個模子似的。(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兩個都係女,伴隨青春期而來就是各種生理變化,身為醫生可以科學性地講解生理結構,性教育、男女關係等很早都有跟她們討論,都忘了是幼稚園還是小一,大女已經拿着我的醫學書看得津津有味,看不懂就來問我,所以她能很坦然面對發育這回事。這年代的孩子早熟,上網已經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身為家長特別是媽媽,首先自己要認識多一些正確資訊,不要只看韓劇。情感上很多媽媽很純情亦甚保守,自己的經驗很少、認知很低,但就很喜歡教孩子怎樣面對男女關係,這不但幫不到新一代,還會添加很多壓力,孩子只會覺得「你講咩呀」。如自問真的很純情,唔緊要,主動跟孩子承認,告訴孩子特別是女兒「我哋可以慢慢傾、聽你講」,由得孩子講而不是加意見,否則以後都不跟你講心事了。
很多朋友說青春期的子女把嘴都上了拉鏈、愛躲在房間,自己成長時都經歷過,全因不喜歡父母窺探自己的私隱,就算我跟女兒們很親密,大女平日都愛待在自己房間,這是很正常階段,我不會隨便打擾她,就算有甚麼想跟她說都會先「儲」起來;試想想:當你專心地看書或在看YouTube,媽媽突然走來說「吃水果嗎?」、「記得明天三叔公話飲茶呀!」,你說煩不煩?現在我會抓緊時機問大女「有空嗎?我有五件事要跟你說……」,一次過說完然後靜待回覆,所以她暫時都未至於反白眼(笑)。細女就仍然是每隔半小時來撒一次嬌,很窩心,我懷疑孻仔孻女都是這樣子?(笑)可是不排除有一天,她也會說「不要煩我」,或者很多事都不再跟我說,到時我都不會特意問她,開心就好了。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醫生都緊張孩子病


大家常認定醫生就是理性代言人,其實自小就非常感性,但是一個人成長,太理性應該要學懂跟別人共情,如太感性就要學懂怎樣理性面對生活,所以慶幸有聽我爸爸話選讀理科,中和了整個人。作為媽媽我是理性的,理科訓練我要用邏輯去分析、解決問題,結果都套用到育兒中;不過即使是醫生,大女幾個月大時試過突然不吃奶,半夜三更打電話問婦產科(醫生)師姐,最後她對我說「BB要病吓至會大 」,一旦是自己孩子,媽媽到頭來都緊張大師。

因為搬屋發現到兩姐妹的「墨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因為搬屋發現到兩姐妹的「墨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做醫生這幾年見得太多生死,有時遇上一些個案,一家人來到孩子還很小,又或者早一晚才罵了女兒幾句,翌日就遇到跟她們同歲的病患,那一刻有感不要再罵她們了,兩個女正正常常沒大病痛,實在非常感恩;不過職業使然,我會有心理準備,無論將來她們有甚麼差遲或做錯甚麼,都要有堅強的心和她們一起面對。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沒有為女兒犠牲

身邊人常說我為女兒犧牲好多,但身為媽媽何來說犧牲呢?媽媽永遠將孩子放在第一位,本身見顯微鏡多過見女兒們,可以陪伴她們的時間其實很有限,所以我說過「陪讀書可以使親子感情升溫」(笑),因為那段期間她們反而日日見到我,而我也一早放棄當「虎媽」轉了做啦啦隊。實在讀書最大壓力是孩子,就算模擬試卷做得差,我都會笑笑口「唔緊要,我哋繼續努力!」,若然試卷派回來真的考得好差才鬧人吧!

跟媽媽餅印似的兩姊妹。(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跟媽媽餅印似的兩姊妹。(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女兒們跟自己很不同,她們讓我見識這個世界原來有人咁諗嘢,讀醫讓人有主見,但太有主見又長年生活在同一圈子,反而思想不夠open,連日常技能都不太懂,是兩個女開闊了我的世界,感激她倆的出現,迫住我要好好學習教養她們。可以做到她們的媽媽,我覺得很美好。

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Dr. Melody是一位感性的人,全因她喜歡文字,既寫專欄亦出書,最新一本是《醫生媽媽的親子教養術:12個教養策略 X 28個小學生溫習秘笈》。顧名思義,不止有溫習攻略,更分享和兩位「外星女兒」的相處,從而悟出教養策略。大女是早慧的人,10歲時曾問Dr. Melody知不知「三冬暖、六月寒」的道理?原來大女是委婉地告訴媽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意思是說話要三思,勿隨意出口傷人,對子女亦然 —— 噢!真羨慕這種高語言能力的交流,似足寶玉問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而不是硬來硬問的「你可唔可以咩咩咩呀」,咩咩咩就通常變「相嗌唔好口」了。

(圖:劉佩樺)
(圖:劉佩樺)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母親節專訪│母女仍能互抱是福氣 罕見石頭症病童媽媽:謝謝女兒帶我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