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專訪│母女仍能互抱是福氣 罕見石頭症病童媽媽:謝謝女兒帶我闖天下

更新時間:12:00 2025-05-10 HKT
發佈時間:12:00 2025-05-10 HKT

母親節專訪︳我是罕見病「進展性骨化纖維發育不良」(FOP,俗稱「石頭症」)病童的媽媽Yoki。
囡囡吳懿晴(Haley)今年11歲,於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就讀五年級。懿晴這個名字是我改的,本身很喜歡「懿」字,代表一個有品德、有內涵的女孩子,懷孕時得悉肚裏的BB是女生,當然鎖定這個字,希望囡囡能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至於「晴」呢,寄願小朋友每天都是晴天,有太陽、溫暖和力量,所以我很喜歡她的名字,不過她經常抱怨筆劃多,特別是測驗考試時,我就畀人鬧啦!(笑)

母親節專訪︳罕見病病童媽媽Yoki與女兒Haley。Haley手上是她的BFF:𡃁妹。(圖:李沃濤)
母親節專訪︳罕見病病童媽媽Yoki與女兒Haley。Haley手上是她的BFF:𡃁妹。(圖:李沃濤)

罕見病病童與媽媽專訪:同學友愛扶持

本身是一位小學老師,Haley三歲發病,差不多六歲才確定是罕見病FOP,最初連中文病名都沒有,她發病一年多後,由於經常要去覆診(現在每月至少覆診11次),即使公公婆婆和其他家人也來幫忙照顧,但每次醫生講解病情複雜而資訊多,別人轉述大有難度,覺得還是自己跟進會較佳,跟先生商量後就擔當全職媽媽。 Haley確診後,我選擇將病情直接告訴她,有些家長未必會跟子女說明其所患疾病,但我跟其他媽媽不同,我直接告訴Haley患了一個罕見病,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怎樣保護自己、不被人碰撞,同時學習怎樣跟別人相處,又或讓別人了解怎樣跟她相處。囡囡患的FOP暫無根治方法,昔日俗稱「石頭症」全因當病人受到碰撞,患處會產生腫塊然後變成骨頭,令身體像被骨頭鎖起,影響活動能力。

(圖:李沃濤)
(圖:李沃濤)

你聽我講完都想像到,一定要教識Haley日常甚麼可以做或真的做不來,好像具碰撞性的運動如籃球便不適合,最難得是同班同學很熟悉Haley情況,會知道「Haley不可以這樣, 我們就不要這樣」。去年四年級家長日,班主任笑言好神奇,無論是多調皮的男同學,只要來到Haley身邊就會變得溫柔,好像有魔法般,甚至會警惕自己不要碰到Haley,我聽完感到非常窩心。

挑戰八小時機程成功,Yoki陪伴Haly抵達南半球。(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挑戰八小時機程成功,Yoki陪伴Haly抵達南半球。(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又厲害又勇敢

個個都說Haley跟我似樣,其實她連性格都像我。我們都是開朗的人,特別是Haley要面對很多狀況,個性開朗能夠勉勵她擁有繼續向前走的信念,而她也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很多事都想知想問想試,即使在生活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我本來都有「她不可以做這、不可以做那」這種界線,可是每當她親口向我提出各種嘗試時,都只會讓我想「我還有甚麼可以做」。你見她剛才過來時是踩scooter,這已是她日常代步工具,溜冰更是一次經典。去溜冰場前本來只打算做旁觀者,即使我懂得溜冰,也沒有信心把Haley扶穩,同行的親人非常好,都說先進去看看「最多我們幾個人一起扶着她」,因為周遭人的鼓勵,竟然促成Haley溜冰這件事,她很開心而且說下次溜冰時,媽媽要放手讓她自己扶着走;當我們第二次去溜冰,她的確做到了,我覺得她真是又厲害又勇敢。
 

去年12月到上海參加WER世界教育機械人大賽。(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去年12月到上海參加WER世界教育機械人大賽。(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意想不到周遊列國

Haley日常一切由我全天候照顧,因為她無辦法做到大部分自理,刷牙洗臉換衫都需要人幫忙,卻無阻她參與課外活動,她最喜歡STEAM,已經多次出國比賽,又學習iPad作曲,最近還學打鼓及參加小小司儀班,雖然她喜歡說話、表達自己,但上到舞台就會怕羞,而她又好想有機會做學校大型活動的小司儀,所以就鼓勵她去裝備自己。
無可否認,她是聰明的,記性好、觀察力強,一直都讀精英班,非常熱衷STEAM,第一次參加比賽時是二年級,多謝一位老師畀機會,我常說她是Haley的STEAM啟蒙老師,後來每一次老師要挑選同學參賽,都笑說「唔使問你啦,你一定參加」。她去比賽,我都會鼓勵,贏固然開心,其實所有過程都是學習,難得我可以陪着她去大開眼界。普通爸媽會帶小朋友去旅行,但因為Haley出國比賽,變成是她帶着我去闖蕩世界,從沒有想過她會周遊列國,而她每次外出比賽或參加活動,都好像有一個使命似的,其他人會主動來認識她,詢問她患了甚麼病?會知道和罕見病患者相處是怎麼回事,很多學校會主動為她調適,讓她安心比賽。經歷了兩年比賽後,其他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認得Haley,從病人角度看這實在是好事,可以和外界互相認識,不要只各自在自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共融。

Yoki集結Haley和其一眾好友的畫作成書,封面當然出自Haley手筆。(圖:李沃濤)
Yoki集結Haley和其一眾好友的畫作成書,封面當然出自Haley手筆。(圖:李沃濤)

讓Haley參加各種活動、比賽,甚至出遠門,不多不少都有聽過反對聲音,慶幸都是善意的關懷,好像四月中去澳洲出賽,婆婆最初很擔心,因為Haley未試過坐長途機,我明白大家的憂慮,但是你問我,心底裏真的很想她去試,試得就試。即使她患病,難道整天坐在房間?讓她多嘗試和體驗,才能有不同的生活感受,每次她出國或活動後,都會興奮地跟我說「好彩有去呀!」,那個體驗與價值,實在比擔憂更大,而我早早也告訴自己,即使她真的受傷也不要怪責任何人,因為這是我的決定。

Haley的創作,充滿童心。(圖:劉佩樺)
Haley的創作,充滿童心。(圖:劉佩樺)

 

「原來頸是這樣的」

Haley和我有很多特別時刻,有件事是從來沒預計過。她的上半身未能有太大郁動,剛才你見她來抱着我,其實只是勾着我的頸,因為雙手不能舉起。有一次她如常從後箍住我,然後說了一句「原來頸是這樣的」,那一刻才醒起,她已經很久沒有摸過自己的頸,我不懂如何形容那一剎感覺……原來有些事她已做不到,事實她只能勉強碰碰自己的鼻子、嘴巴,你到來前我們說到這件事,她便說「額頭我都摸不到」;她透過觸摸我的身體,才知道某個部位長成怎麼樣。對普通人來說很普通的事,當由她抱着我而說出口,我是滿有感觸,說不出口的情緒。


「你還可以抱她嗎?」
「可以,還可以。」 

 

(圖:李沃濤)
(圖:李沃濤)
(圖:李沃濤)
(圖:李沃濤)

文:劉佩樺  圖:李沃濤、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從接受、正視到回歸正軌 陳鳳儀:「家有SEN孩,更要努力建造安全網」︳CEO媽媽

相關文章︳讓孩子放心走自己人生才會獨立 高級營養師劉子晴:「想兒子跟我孩童時一樣快樂」︳CEO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