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2023│提升孩子閱讀興趣4大方法 沈旭暉太太吳凱霖:「想小朋友喜歡閱讀,先問自己是否喜歡閱讀。」

更新時間:16:24 2023-07-25 HKT
發佈時間:16:24 2023-07-25 HKT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揭幕!今年以「兒童及青少年文學」為年度主題的書展,繼續帶來多個講座、名人說故事、展覽等文化活動,今期《親子王》便邀請到幾位新書作者對談,分享他們的推介好書、提升兒童閱讀興趣心得及新書內容,其中便有希望學社長、沈旭暉太太吳凱霖(Bonnie)。

要孩子喜歡閱讀,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同時按他們感興趣的方向選書及讀書,不要硬要覺得一書讀到尾。
要孩子喜歡閱讀,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同時按他們感興趣的方向選書及讀書,不要硬要覺得一書讀到尾。

Q1. 對於提升小朋友的閱讀興趣,你有何竅門?

幾年前,《New York Times》一篇報道問「How to raise a reader?」,答案簡單直接:Be a reader!我個人有以下四個方法來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1. 以身作則
在小朋友心目中,父母享受做甚麼,小朋友見到就會想試。正如小朋友小時候飲奶,見到爸媽吃東西吃得滋味,他們都會張開口想食,因為孩子知道這是件享受和美好的事。所以如何令小朋友愛上讀書,父母先要問自己何時拿起過一本書,及自問有多喜歡閱讀了。

2. 從興趣入手
要從小朋友的興趣入手。以我的女兒為例,她很喜歡吃東西,但凡對她說任何有關食的題目,她都會很興奮和開心。有本書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我一跟她說很肚餓的毛毛蟲每天選甚麼食物,自然成功提起她的閱讀興趣,還可以教她不少生字,認識星期一、二、三每天吃過的食物名。

3. 父母聲音與圖書連結
家長共讀十分重要。如果家長可以將自己的聲音,和孩子看的書連結在一起,那麼以後小朋友回想起故事,會記得有媽媽跟他一起看過那條毛毛蟲。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聲音永遠最吸引,因為這些聲音從身處肚子裏已經聽慣聽熟。如果自小開始共讀,他們習慣了閱讀等於可以聽到父母美好的聲音,自然把閱讀連繫成一件美好的事。

4. 書不一定由頭讀到尾
最後一點,家長要跳出框框。好多時家長以為讀一本書要由頭讀到尾才是圓滿,可是這只是父母的想法。小朋友聽聽下想翻頁,代表他們對故事感興趣。當他們表達對故事有興趣,父母可以嘗試不要停止孩子,表達理解對方的感受,之後才翻去下一版,甚至按小朋友要求跳去喜歡的情節。閱讀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及提問,已是閱讀做到最大的效果了。

要提升親子關係,首先要讀懂對方,尊重他的意見,傾聽他的心聲,孩子自然願意與我們親近。
要提升親子關係,首先要讀懂對方,尊重他的意見,傾聽他的心聲,孩子自然願意與我們親近。

Q2. 你是如何跟孩子維繫親子關係?

當我們覺得對方明白自己,就自然願意與他親近。所以,要有好的親子關係,首要是讀懂對方。當我們經常易地而處,視孩子為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尊重他的意見,傾聽他的心聲,孩子自然願意與我們親近。

其次,別忽略身體語言,它經常帶來比說話更大影響力的反應,要讓親子間有更緊密的溝通,有學者就用SOFTEN一字提醒我們,跟孩子溝通時,首先要帶着微笑(Smile)、保持開放姿勢(Open posture),對話時不妨把身體向前稍傾 (Forward lean),並且輔以身體接觸及眼神接觸(Touch & eye contact),更要在對話中不時點頭(Nodding head)回應。這些看起來都是舉手之勞,卻是對子女感受的重要肯定。主動聆聽從來都不是甚麼高深學問,只是soften多一點,就能帶來豐碩後果。這不單能應用在親子關係上,也同樣適用於夫婦關係。

要孩子喜歡看書,不多不少有賴父母以身作則,同時花時間與耐性。
要孩子喜歡看書,不多不少有賴父母以身作則,同時花時間與耐性。

Q3. 請簡介一下新書《異鄉港孩 – 願歸來仍是少年;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以及在構思及籌備時有遇到甚麼難忘事嗎?

當初是跟一班教育工作者、家長、圖書館人成立「希望學」出版社,然後共同編寫這本有關離散港人教養孩子的書。人離鄉未必是賤,但離鄉踏上另一國度,個人的生活層面及心理狀態必然「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同時兼顧教養孩子,總是會遇上種種難題。箇中的心路歷程,很值得家長細味,也期望讓眾多離鄉別井的港人,當走到同一軌跡的時候,能夠獲益更多、體會更多。本書的文章主要內容是闡述來到異鄉的香港孩子會面對哪些文化差異及衝擊、如何適應及克服困難,以及在香港離散中如何孕育香港的新一代。籌備期間有很多說話也是當頭棒喝,包括甚麼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甚麼是最合適的學校?以及離鄉別井的苦與樂。

《異鄉港孩 —— 願歸來仍是少年;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台幣430(約港元108) / 希望學
《異鄉港孩 —— 願歸來仍是少年;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台幣430(約港元108) / 希望學

Q4. 暑假期間怎樣保持小朋友對學習興趣,或以免他們事事三分鐘熱度?

其中一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替小朋友的生活設定routine(可預知性),因為這是孩子們建立安全感的重要一步。他們需要在心理上有時間準備,知道下一步將會如何,就能放下對不可預知事情的擔憂,專注在發掘新事物。在成長路途上,若希望孩子情緒穩定,較有自信,鼓勵大家養成一個讓孩子有心理預備的習慣。當他們能掌握將會發生的事,在心裏預演過至少一次,面對實際情况時自然更得心應手,表現得自信。而常規建立後,孩子就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

Bonne認為只要建立常規,孩子就不會經常三分鐘熱度。
Bonne認為只要建立常規,孩子就不會經常三分鐘熱度。

文:Daphne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