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小一家長懶不得 自行準備好 提升幼童心理質素
發佈時間:10:00 2022-08-25 HKT

【開學前準備】拍攝當天,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下稱將循)全體學生已放暑假,教職員亦然,惟校長林德育仍每天回校處理行政工作。「學生大概有二十三日暑假,比以往少了約二十天。」他指,暑假的紙本作業,包括中英數內容已有調整數量,預計學生每天花半小時至一小時完成。「我們也有拍運動短片,希望學生跟着做以保持運動量。」
他指,疫下的初小學生確實有焦慮情緒,前年開學首次見到有小一學生在校門口喊,令他反思疫情如何影響學生的身心靈健康。「我們都想學生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回校,大家一起面對新一年的挑戰!」去年九月開學,他特別在校門派發小禮物,列隊迎接學生回校營造愉快氛圍。「那不過是一塊糖,但對小一同學來說又好像有多點鼓勵。」

充分裝備上學心態
林德育建議家長,開學前起碼一星期應該多增加準小一生對學校的認識,就算未能在學前訪校,亦應該瀏覽校網,了解小學生活模式、規矩等。「怎樣背書包、幾點有小息、在小息可以做甚麼等,都可以跟子女分享,先預備他們有上小一的心理預備。」他補充,該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家長,都可以開學前跟校方要求,早兩三日帶子女到校參觀,以了解校園環境,為開學準備好。

他坦言,疫下的幼兒自理能力薄弱,家長開學前應加強其心理預備,像如廁清理、背書包等動作,對他們來說是另一種挑戰。「幼稚園有工友姐姐,升小學卻沒有,加上今年升小的學生承受斷斷續續的面授課,所學到的不及以往多;唯一好處,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這種上學模式,只是換了新環境要一些時間適應,家長可以解釋多一點,一定可以適應到的。」

與子女合訂新學年期望
據林德育觀察,各年級倒沒有太大適應新學年的問題,反而疫下家長須調整對子女的合理期望。他說曾收到不少家長就子女是否受疫情影響學業成績的查詢,見到家長有很多憂慮。「讀書有某程度上的辛苦,但家長經常比較,有否想過子女可以有不同可能性?」
他建議新學年伊始,家長可與子女坐下來,好好傾談未來新學年的目標。「是學生自訂可以達到的目標,而非與他人比較。」至於目標的具體內容,須從實際情況考慮,切忌虛無漂渺。「你要求小朋友乖,何謂乖?是否控制到自己情緒?實際做甚麼?家長可以跟子女談談。」

延伸閱讀:【開學】幼兒初上學 校長建議多鼓勵:切忌問返學有冇喊!
延伸閱讀:【開學】提升幼小銜接 校長:逢申請學生都有升小適應支援
文:羅惠儀
圖:蔡健新、何健勇、羅惠儀、部分照片由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