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2022年度升小統一派位 熱門地區形勢各異 留意學額調整策略【605期】
發佈時間:00:00 2021-12-30 HKT
受小一適齡學童人口下跌及移民潮影響,上月底公布結果的二○二二/二三學年官立及資助小學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下稱「自行」)獲派學位的成功率再創新高(按此閱覽2022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部分結果)。未獲派位的學童可參與下月舉行的「統一派位」(下稱「統一」),受上述因素影響,有小學校長估計「統一」階段的滿意度將隨之上升。
《親子王》今期邀得九龍城區及元朗區小學校長會,以及教育及升學顧問向家長分析熱門校網於「統一」階段的形勢,以及提供填表選校建議。
於「自行」階段未獲分配學位的學童將參加「統一派位」,毋須另行申請。教育局在下月中旬將以書面通知有關家長,於指定日期內到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為其子女辦理選校手續。
升小「統一派位」選校日程 | |
日期 | 事項 |
2022年1月22至23日 | 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 |
2022年6月1至2日 | 公布「統一派位」結果 |
派位先處理甲部選擇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階段,一般兩個階段分別約佔小一學額五成。「統一派位」的選校表格分為甲部和乙部,其中一成學額不受校網限制,供家長於甲部選擇不多於三所任何學校網的小學,而在甲部仍可選擇子女所屬校網的學校。
乙部則提供剩餘約九成的學額,家長須留意乙部受校網限制,只可選填住址所屬校網的學校,此部分最多可選填三十個志願。「統一派位」電腦派位程序會先處理甲部的學校選擇,再處理乙部,若學校學位求過於供時,會按電腦隨機編號分派學位。
甲部把握機會
由於甲部選擇不受地區限制,家長可以為子女跨網報讀心儀學校。九龍城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鄔淑賢稱:「由於甲部提供的學額很少,成功率自然較低,但大家都會(選擇)冒險。」不少家長猶豫應否填滿三個選擇,鄔淑賢認為可視之為機會,「但如果有學校是獲派後(家長)會後悔的話,就不要填進去了。」
乙部留心排位
鄔淑賢知道大部分家長即使失落「自行」後,也不會放棄心儀學校,所以可以將最心儀的學校放於乙部首志願,「不過第二、第三志願可能就要選擇較為『穩陣』,即競爭不要太激烈的學校。」她解釋,由於「統一」電腦派位程序會先處理首志願的選擇,很多受歡迎的學校都會在所有申請人的首選獲處理後,便派出所有學額,「若第二志願仍選擇很受歡迎的學校,輪到派第二志願的學位時,已經沒有學額提供,第三志願如是。」變相申請人有可能被派往志願很後的學校,「甚至沒有選填的學校也會派給你。」
雖然鄔淑賢提醒家長於第二志願開始要謹慎選校,但前提是該志願的學校也要家長和孩子喜歡,認為是「讀得過」的學校。

選校考慮兩大因素
綜合九龍城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鄔淑賢、元朗區小學校長會副主席蘇炳輝和教育及升學顧問曾廣豪的建議,家長於「統一」階段選校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 孩子學習模式
鄔淑賢稱家長應預早搜集心儀學校的資料,並了解孩子的學習模式是否與之互相配合。蘇炳輝也表
示,家長應留意小朋友性格跟學校的教學風格和策略是否相近,「如小朋友性格活潑,會否考慮着重活動教學或全方位活動的學校?」部分家長心儀俗稱「催谷型」的學校,但蘇炳輝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學習類型是否符合才選報學校。
2. 所屬校網動向
雖然全港適齡小一學童人口下降,但教育及升學顧問曾廣豪指,仍有部分校網的人口相對較高。鄔淑賢及蘇炳輝建議家長可留意教育局稍後公布的《二○二二年度統一派位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名冊將列出各校網每所學校於「統一」階段所提供的學額,作為參考指標。曾廣豪則稱家長可留意校網是否有新屋邨或屋苑入伙,因為會帶動該校網小一人口,致需求增加。
認清區內形勢 加班借位影響收生
「自行」階段若一所小學的「必收生」多於學額三成,將蠶食下階段「統一」的學額,俗稱「超收」。翻查上月公布的「自行」結果,元朗區七十三校網「超收」學額比例相當高,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則比往年多了學校出現「超收」,各區於「統一」階段將有不同收生對策。
九龍城41校網名校林立 首志願宜「穩陣」
九龍城四十一校網為傳統名校網,共有十所官津小學,去年只有一所於「自行」階段出現「超收」,其他學校則滿額,今年卻有七所學校「超收」,曾廣豪稱數目為十多年來最高,不過「超收」人數不多,每所均為五個或以內。九龍城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鄔淑賢認為,出現上述情況皆因較多申請人「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導致較多弟妹(直接入學),變相蠶食『統一派位』的學額。」

若經教育局點算後發現學額仍不足,鄔淑賢指四十一校網過往會向黃大仙四十三校網「借位」,今年的安排則要待教育局於《二〇二二年度統一派位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上公布每區提供的學額數目;假設四十一校網有部分學校向四十三校網「借位」,家長會於名冊的四十一校網名單中發現原屬四十三校網的學校,申請人便有機會於乙部選擇或獲派到該些學校。
根據去年九龍城區小一開班情況,鄔淑賢說九龍城三十四及三十五校網均因為學生人數減少而減班,所以今年有可能借調這兩個校網的學額到四十一校網,不過確實對策同樣需待教育局公布。
曾廣豪謂慶幸四十一校網「超收」數目不多,對接下來「統一」影響不會特別大,不過他提醒該校網家長,「由於四十一校網的小學因學校容量問題而未能加班或加派,所以填表時首兩個志願需小心處理,以往有申請人於第三志願已被派往其他校網。」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只有十所學校,曾廣豪直指真正保守的策略是首志願已要填報「穩陣」的學校,「因為很多家長會高度集中選填該校網某兩、三所學校作為首志願。」

元朗73校網新屋苑落成致人口增 今年或不加派
元朗區一向為「超收」的「重災區」,七十三校網今年「自行」派位結果中,各校「超收」的數目更由八至三十二個不等。
元朗區小學校長會副主席蘇炳輝指出:「七十三校網所屬區域近年一直有新私人屋苑落成,所以適齡人口一直較多。」加上該校網只有九所學校,大部分更採用小班教學,「所以教育局或會借調鄰網剩餘的學額,甚至實行校網內加班的措施。」
蘇炳輝稱據教育局初步消息,七十三校網部分學校會增加一至兩班小一,視乎學校是否有空置課室。同時七十三校網會向元朗區鄰網「借位」,如按人口分布估計,蘇炳輝認為七十三校網向七十二校網「借位」的機會較大,「因七十二校網學校數目較多,而且(地理)位置鄰近七十三校網。」
翻查去年做法,曾廣豪說七十三校網所有學校均於每班加派學額,「其中八所實行小班教學的學校,由原本每班二十五個學額增加五個學額,共多派逾百個學額。」不過,蘇炳輝指元朗區整體適齡入學人口比去年少,「校長會估計(學生人口)下跌百分之十至十五,當然數字以教育局為準。但受整體適齡學童人口下降和移民潮影響,元朗區總人口似乎不及以前那麼多。」所以今年可能只需「借位」及部分學校「加班」已可解決七十三校網的學額供應問題,未必實行「加派」政策。
文:劉嘉曉 圖:星島圖片庫
延伸閱讀
升學教育|沙田區91校網 自行收生穩定 統一派位宜保守選校【602期】
升學教育|移民潮學童減 中西區11校網名校多 統一派位智選小學【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