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界貿戰下「用腳投票」 投資推廣署:首7月來港投資增6% 尤其受生科企業歡迎|金融破浪

更新時間:09:15 2025-10-15 HKT
發佈時間:09:15 2025-10-15 HKT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持續,中方昨日亦因應美國對華採取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對韓國海事企業的美國子公司採取反制措施。不過,中美商界層面交流從來沒有停過,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指出,今年來港投資的美國企業不減反增,首7個月按年增長逾6%。在特朗普關稅貿易政策朝令夕改下,反推動不少美企「走出去」落戶香港,尤其受生物科技企業青睞。 

記者:葉卓偉

劉凱旋日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仍未爆出新一輪關稅戰的消息,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中美早於4月爆發關稅戰。然而,有關舉動未有阻礙美資公司「走出去」,其中今年首7個月落戶香港的美資企業更按年增長逾6%。

「外資做生意非常務實」

劉凱旋說其接觸不少外資均表示,「做生意是非常務實的、是需要賺錢的,現在發展得最快的區域是哪裡?一定是亞太地區!歐洲則較多地緣戰亂或糾紛,美國本地也有很多投資者說政策很不明朗」,因此不少資金流入亞洲地區,香港正是其中一個接收得比較多外資的地方。她又引述今年初美國商會調查,有超過六成的在港美資企業相信生意不受中美關係影響,並繼續利用香港作為開拓中國、大中華區、甚至亞太區的業務。

對於香港近年吸引不少美國科技企業,尤其是生命健康科技行業,她解釋指創科研究需要大量資金,而香港匯集了全球及內地資金,也有不少家辦、私募基金及投資公司,故吸引不少公司來港找資金。

其次是特朗普的關稅及貿易政策朝令夕改,這種不確定性也推動不少美企「用腳投票」落戶香港,「其實公司和企業做生意,最重要就是要穩定,太多未知數很難專心放在生意增長。」相反,香港堅持自由貿易港定位,沒有設置貿易壁壘,保持着開放型的資本市場,正正吸引外企來港找投資,或作為擴展業務的平台。
 

生科企業看中內地市場

至於香港為何受外國生命科技企業青睞?劉凱旋表示,這些企業最主要看中內地市場,由於內地國民富裕水平越來越高,對健康保健的開支也越來越多,他們研發及最終銷售對象也是亞洲人;而香港的科研及高端生產水平既達到國際水平,產品亦能夠銷售海外及內地,「例如香港認可的藥物,在大灣區一定網絡的醫院,已經不用給衛健委再批」,這對外國生科及藥企是極之吸引,簡化其進入內地市場的流程。

除了生科企業,她說香港亦吸引到一些歐洲人工智能、機械人等科技公司,因歐洲生產成本太高,香港則背靠祖國,鄰近的大灣區有很多工廠或合作基地,可幫助外地企業與內地生產商合作,快速且以合理價格生產產品,然後再銷售回他們本國。

投資推廣署擔當GPS導航

自2023年至今年9月底,投資推廣署已協助了超過1,300間海外及內地企業,當中佔超過一半是內地公司,反映香港成為內地企業「出海」首選地。劉凱旋指,署方會為他們擔當GPS導航的角色,並在內地有5個覆蓋全國的辦事處,有時候會主動接觸較大型企業,向他們分析香港為何適合其發展,介紹香港的各項專業服務,例如若想募集資金,會協助配對投資銀行及介紹予港交所(388)。

此外,署方在過去2年多協助逾1,300間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展業務,其中首年已為香港帶來了超過1,900億元的外來直接投資,並創造了逾20,000個新職位,提早完成了2022年《施政報告》所訂立的績效指標。根據2025年《施政報告》,投資推廣署最新目標是在明年起兩年內,引進1,200間企業。

劉凱旋表示,署方會繼續在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較多落戶香港企業的地區,引進其先進行業,以配合香港的發展藍圖;亦會積極拓展中東地區,瞄準當地需要如綠色現代農業,並為中東資金匹配內地企業。

「投資移民」申請突破2200宗

劉凱旋將投資推廣署的工作概括為「三搶」——「搶企業、搶資金、搶人才」,其中香港近年推出一項積極「搶人才」的政策為俗稱「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由投資推廣署負責審查CIES申請人的金融資產和投資,並監察獲批申請人是否持續符合投資規定和投資管理規定。截至9月底,CIES接獲申請宗數已突破2,200宗,獲正式批准的申請數目約1,000宗,若全數獲批,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約700億港元投資金額。

歐洲稅率越來越高

劉凱旋透露,計劃受到不少歐洲及東南亞的富裕人士歡迎,相信是因為歐洲稅例對富裕階層並不友善,稅率越來越高,相反香港則堅持簡單低稅制。至於東南亞部分地區政治上較動盪,因此當地富裕人士期望落戶香港,讓下一代發展更有保障。

CIES在今年3月進行優化,包括考慮申請人與配偶等家庭成員共同持有的資產;將要求持有資產的時間從兩年縮短至半年;允許將家族辦公室資產納入計算範圍等,她說這些優化措施大大提高了計劃的吸引力,在優化後的翌月、4月申請宗數激增四成。

金融破浪系列:

金發局區景麟稱外資回歸中國 取道香港最直接 「關稅令全世界發現要靠中國」|金融破浪

陳家強籲港企「一定要走出去」 特別點名東盟市場 稱特朗普反覆需保持危機感|金融破浪

老鋪黃金來港上市變「股王」 知名度大增 鋪路拓海外市場 吸納金融客

重慶綠色科企落戶香港 靠科技園拓國際客源 「僅一年已參與10次大型展覽」

DeepSeek引領港股價值重估 單季升逾15% IPO市場回暖 券商乘勢推「AI助手」

北都建大學城助解人才荒 理大料港深可互補優勢 打造「科技走廊」

中建香港引入機械人幫手 工作效率快5倍 成港轉型契機

AI熱潮引領教育界轉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統 「學生如有24小時個人導師」
AI熱潮引領教育界轉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統 「學生如有24小時個人導師」

AI熱潮引領教育界轉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統 「學生如有24小時個人導師」

中電融資「走出去」引國際追捧 多渠道多工具降外匯風險 「提升對香港藍籌企業認可」

Lalamove複製中港成功模式攻海外 背靠祖國連接國際 盧家培:香港創科有得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