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籲港企「一定要走出去」 特別點名東盟市場 稱特朗普反覆需保持危機感
發佈時間:06:00 2025-10-01 HKT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通電話後,雙方將於南韓亞太經合會議舉行峰會會面,或反映中美緊張關係正在緩和;不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提醒,以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性格,中美爭拗並不容易完全解決,在地緣政治複雜性較過往更高的情況下,香港應保持危機感,而且「一定要走出去」。他寄語本港各界作長遠規劃,例如港企可積極拓展東盟、中東等新市場,而WeLab Bank近年拓展印尼正是其中一個例子。(金融破浪系列)
近年「世界變得很快」
近年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加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均對內地及香港經濟帶來影響,陳家強說:「過去幾年給我們的啟示,這個世界可以變得很快,我們以前以為很順理成章的市場或投資者,可以一夜之間沒有了很多」。
雖然中美緊張關係近期看似有所緩和,特朗普亦計劃明年訪華,但陳家強直言,以特朗普的性格可以隨時翻臉,下一年就可能會炒作新議題針對中國。不過,陳家強相信中國將冷靜及堅持底線地跟美國談判,並以高層次的角度在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下尋找機會及發展經濟。
港企相對缺乏長遠規劃
相對而言,他認為香港較缺乏長遠規劃的想法,寄語本港各界保持危機感,包括保持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拓展大灣區,以至東盟、中東等地市場,「現在新的形勢下,香港是沒有選擇的,我們一定要走出去」。他認為政府可加強聯繫,業界亦要把握機遇,「香港其實是一個很小的經濟體,我們做甚麼也要想一下,怎樣去做大個市場、放眼一個大的市場」。
他更特別點名東盟市場,因中國在未來十年對東盟投資總額龐大,香港可乘着內地投資海外的機會,加上香港企業自身實力及品牌,有能力在當地大展拳腳。

WeLab Bank攻印尼屬例子
他指出,WeLab Bank正是其中個例子,該行在2019年獲本港虛擬銀行(現稱數字銀行)牌照,並在2020年7月開業;母公司WeLab則在2021年收購印尼的「雅加達服務銀行」(Bank Jasa Jakarta) ,並在2023年開立數字銀行Bank Saqu,「我和團隊都很深信,香港公司是要走出去的,你不走出去的話,我們市場是不夠大的」。
陳家強表示,建立一個數字銀行系統一般要兩年以上,但因為有了香港的技術和經驗下,該行在印尼只是用了半年時間。而在這間數字銀行成立約一年半後,客戶數目已達250萬人左右,「這個數字都算高,第一是引證了我們初時的信念是對的,就是我們可以複製一些成功的例子」。
同時,這亦證明了東南亞的數字銀行市場真的很寬廣,「香港700萬人口,很多人都有銀行戶口。在印尼則不是,它有2.3億人口,大概有七成左右的人口,未必有一個很好的、完善的銀行服務」,加上印尼大部分人口很年輕,對科技及數字銀行的接受程度高,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市場。WeLab表示,將繼續以東南亞市場作為發展策略,並正與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等地商討業務合作的可行性。
相關文章:WeLab Bank上半年再錄盈利 淨收入按年升70%
離開官場攻數字銀行5年「摸索了一條路」
陳家強早於2007年獲時任特首曾蔭權招手,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一做便是十年;離開官場後則進入金融科技領域 ,於2018年加入WeLab成為集團資深顧問,2019年獲委任為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時至今日,WeLab Bank開業5周年,陳家強表示,「最開心是在這幾年裡,我們摸索了一條路,開始知道(數字銀行)這條路要怎麼走」。
擬應用AI改善理財服務
陳家強指出,現時香港18至50歲的年齡層中,有四分一人已用過WeLab Bank的服務,同時該行是較早錄得盈利的數字銀行。他又指,該行願景是利用科技便利客戶理財,未來將進一步應用人工智能(AI)改善服務。
沒明確計劃申穩定幣牌照
另一方面,本港《穩定幣條例》於今年8月1日生效後,多間金融機構已表明有意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問到該行會否申請相關牌照,陳家強說目前未有明確計劃,會繼續留意市場發展。
他表示,本港穩定幣政策發展及監管領先全球,「很多地方還沒做,我們已開始做了,我覺得值得一讚」,令香港在金融科技上更加領先,並相信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上發展空間相當大,因為可大幅降低企業成本,「不需要等一個星期或三、四天去收錢,用穩定幣是立刻收到錢,這個便利很重要。」同時,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公司不乏跨境電商背景,本身有中港跨境及對外貿易需求,有信心香港穩定幣發展及應用成功。
有意見認為,穩定幣有助全球「去美元化」,減少依賴美元主導的支付清算體系,陳家強則相信美元地位短期內也難被撼動,因為美國在全球政治、金融經濟方面仍佔龐大份額,而且美國也積極推動美元穩定幣,以保持美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