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靠減息實現繁榮 或僅民粹主義幻想|IMF前高級政策顧問
發佈時間:06:00 2025-09-15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對降低利率的期望,認為降低借貸成本有許多好處,其中包括為政府節省數十億美元償債支出,試問誰不想這樣呢?但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2.9%,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已經超過聯儲局設定的2%目標,也超越聯儲局通常會考慮實施減息的水平。
土耳其總統曾導致災難性結果
也許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的是,特朗普並未要求將減息作為降低通脹的手段,而這正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經說過的話。埃爾多安堅持認定是高利率催生通脹,逼使土耳其央行在物價攀升時減息,並導致災難性結果。2022年土耳其通脹率最高逾80%以上,貨幣幣值猶如自由落體,家庭儲蓄蒸發。直到貨幣政策恢復正常操作,該國才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
除了土耳其,許多國家包括阿根廷、印度、委內瑞拉及巴西等,都被堅持實施低利率的「強人」所困擾。但為甚麼民粹民族主義領袖總會堅持提出這樣的要求,即使歷史經驗顯然與他們背道而馳呢?
減息並不能保證信貸成本降低
問題在於政府、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並非僅由中央銀行的短期政策利率決定,而是反映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如果銀行信任客戶的財務狀況和還款能力,就會提供更好的條款。
同樣,如果投資者信任一個政府的財政運作、體制和貨幣當局,他們就會願意讓政府低成本借貸,否則就會要求更高利率補償風險。這就是為甚麼在全球政策利率較低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的「高風險」債務,依然面臨借貸成本高企問題。
換句話說,聯儲局降低政策利率並不能保證整個經濟的信貸成本降低,對消費者和企業來說不能,對政府也不能。如果財政信譽下降或通脹預期上升,就算聯儲局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市場利率也會上升。這正是「強人」未能理解的東西,也解釋了民粹主義政府執掌的國家,為何從未出現過增長奇蹟。
民粹「強人」不惜代價贏選舉
儘管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但民粹主義「強人」仍然積極推動低利率,因為他們在乎的是一些在他們眼中比努力做正確的事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靠這類政策帶動短期支持率上升,可以幫助其贏得選舉,就算最終會破壞長期經濟增長,也不惜一切代價。由於這種做法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無可避免產生糟糕的經濟後果,「強人」需要低利率來防止其支持者在一切為時已晚之前,意識到他們的政策是多麼的離譜。
關稅政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長遠來看,徵收進口關稅會降低生產力和經濟的潛在產出。但辯稱對外國人徵稅是為了降低該國公民稅務負擔,則聽起來相當不錯。在這種情況下低利率可以暫時緩解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消費者和企業可以輕鬆借貸,他們就可以在沒有意識到自身未來收入將會減少的情況下「糊弄過去」。
時間越長 帳單到期代價越高
熱愛關稅的「強人」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如果關稅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和物價上漲,他就會在下一次選舉中敗北。因此民粹政府會試圖在經濟出現明顯放緩趨勢之前推動減息,希望以此掩蓋其政策造成的傷害。但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廉價信貸可以掩蓋結構性弱點,但時間拖得越長,帳單到期時的代價就越高。
美國仍受惠一項重要的保障措施:聯儲局的獨立性。與土耳其不同,美國總統不能簡單命令聯儲局減息。當然,一位意志堅定的美國總統總是會試圖將自己的忠實擁護者,或是那些缺乏經驗或無法抗住政治壓力的人「塞入」央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貨幣權威和政治權威之間的界線就會變得模糊,市場很快就會意識到各類數據並不支持減息。屆時各項風險溢價就會上升,推高借貸成本。
聯儲局信譽不能因政治而犧牲
這將曝露美國財政運作軌跡所造成的脆弱性。由於聯邦負債額相對GDP比率已經超過100%,而且赤字額預計仍將居高不下,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市場對聯儲局獨立性和可信度的信任。一旦這種信任減弱,借貸成本就會急劇上升,並且諷刺地使政府的還債成本變得更高。
歸根究柢,透過低利率來實現繁榮的想法只是某種民粹主義幻想。低利率無法彌補關稅等糟糕的經濟政策。聯儲局信譽對全球經濟穩定來說非常寶貴和重要,不能為政治上的方便行事而犧牲。
Sebnem Kalemli-Ozcan
IMF前高級政策顧問
Project Syndicate獨家授權刊登
相關文章:議息前瞻|美加英日引爆「央行超級周」 重啟減息勢利好美股 惟ETF或早重塑市場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