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開拓財富可能性 催生「知識資產」價值 凸顯個人創造力稀缺

更新時間:06:00 2025-07-01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7-01 HKT

人工智能(AI)正重塑產業格局,從輔助決策進化為價值創造的核心動力。在德林控股(1709)近期舉辦的「維港夜談」論壇上,小冰科技首席執行官徐元春指出,大模型技術有效解決金融顧問難以掌握海量產品資訊的痛點,並催生「個人知識資產」新形態,推動知識的普惠化交易;Meta Gen AI研究科學家總監田淵棟則從技術視角剖析AI「黑箱」問題,預判AI將實現「智力供給無限化」,而人類獨特的創造力將成為未來稀缺資源。

應用大模型 解決大量資訊痛點

AI正從財富管理效率提升,到知識資產的價值重塑,再到個人創造力的凸顯,為宏觀經濟開闢全新機遇。徐元春分析指出,AI技術與10年前的輔助決策工具不同,首先在知識和資訊方面,大模型的應用解決了金融顧問難以掌握海量產品資訊的痛點。

他解釋,「當人們面向顧客推薦眾多產品和服務,回答潛在目標客戶哪個產品好時,資訊量非常大,需要掌握繁雜且專業的知識,難度很高。」尤其在金融業要求高度專業性時,AI優勢尤為明顯,當企業基於大模型進行產品推薦時,其橫向銷售能力可提高近20%;同時傳統企業內部流程以人為核心,如今企業內部則構建了新的狀態,AI確實帶來降本增效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AI正在催生「個人知識資產」這一新形態。他認為,每個技術變革時代的到來,都可能創造新的財富背景,而數據資產與知識資產在AI時代將開創新的財富可能性。過去需付費才能獲取的非公開知識,如今則可轉化為數據資產,普惠社會大眾,並為資產擁有者創造變現機會。

AI技術複雜 仍存「黑箱」挑戰 

隨着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其在語言理解、推理和多模態任務等領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能力,但許多未解的技術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AI技術的複雜性和不透明性帶來的「黑箱」問題。例如申請貸款時,填好表格和資料後,若信貸員拒絕申請,人們可直接詢問原因並修改後重新申請;但AI則難以提供具體原因。此外,模型幻覺也可能對金融行業造成風險。

為應對這一挑戰,田淵棟指出,近期AI發展正致力於改變黑箱狀態,並介紹了最新的推理模型,讓模型在輸出答案前生成一段思維鏈,詳細闡述推理過程,最終給出答案,如此可將性能和效果提升20%至70%。此外,推理模型提供了可解釋性,通過思維鏈可了解模型的每一步思考,例如當AI拒絕貸款申請時,可解釋具體原因。當然,思維鏈本身亦存在黑箱問題,亦是當前的前沿研究課題。

AI未來終局:所思即所得

展望AI的未來投資熱點,徐元春認為,AI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新公司與新機遇。此外,時代的變革必將產生新的資產和定價模式,尤其在知識領域。人們能看到的互聯網知識多基於公開數據,但企業數據和個人專業知識等在網絡上難以獲取的內容,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田淵棟則認為,AI的未來終局是「所思即所得」,如同水和空氣般的基礎工具,無處不在,能即時實現人類想法並自動處理執行細節。在這種背景下,重複性勞動及所有可被複製的內容,其價值因供給近乎無限而大幅降低。他強調,「AI對人類智力的衝擊至關重要。當大量AI出現,智力的供給將變得無限。」在此背景下,能創造價值或賺錢的,將是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特質,若能將自身獨特的東西分享並創造價值,就能在AI時代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