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與家長同行 發揮全人教育最大效用
發佈時間:16:44 2025-09-11 HKT

學生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其實家庭教育同樣重要。特別是在子女成長的路上,家長作為子女的楷模,一言一行都會對子女造成影響,因此在現代教育模式中,學校教育與家長教育再非兩個獨立的個體,透過強化家校合作,有助發揮互補作用,為子女成長帶來最佳效果。
去年到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堅樂小學)履新的施德銀校長表示,家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相當重要:「有時候家長很心急,想要贏在起跑線,但學生還未熱身,未準備好便要拉着他走。就以二人三足為例,家長為了贏,托着學生跑,但跑完之後,學生覺得這不是他跑的,而是你強行要他跑。同理,若學生未準備好的時候,會覺得不是他自己在讀書,因此覺得沒有意義。」

管教從愛開始 親子步伐應保持一致
為了讓家長了解合適的教育手法的重要性,施校長表示上年度一共舉辦了兩場家長會,分別以「同行」、「以愛相連」為題。「以二人三足的例子,綁在腳上的繩應源自愛,而不是像軍訓一樣,長時間訓練他做試卷。若他感覺不到那份愛,就只會覺得這些都是束縛着自己的東西,當他逐漸成長後,就會作出反彈。」
施校長指育兒著作《6A的力量》中特別提到,最高階的管教都應該建立於最底層的那份愛,如果欠缺愛作為根基,結果會容易倒塌。
相比昔日的教育理念只重視成績與操練,施校長認為現今的教育是以能力導向作為基礎(OECD),更着重培育學生的品格、視野、待人處事、合作精神等軟實力。因此施校長在本年度將以「目標一致」作家長會的題目,期望讓家長了解家長在現代教育擔任的角色。「只要校正方向,家長與學生以同一步伐走,也許現在跑得比較慢,始終也會走到終點的;相反如果目標不正確,就算扯着學生跑、甚至綁着他的腳,導致偏離了軌道,到終點時可能已經越走越遠了,使用的力量就會浪費。」
親子活動重質重量 家教會助家長了解學校
不少家長日間需要工作,親子時間買少見少,不過施校長強調親子時間並不在乎長短,而是在乎質素。「區內許多家庭都是雙職父母,親子時間可能只是坐在孩子的旁邊,甚至只顧玩手機而欠缺溝通。其實家長的角色很重要,要讓學生感受到家長是關心自己、陪伴自己一起的感覺。」因此,堅樂小學積極邀請家長參加家教會活動:「透過桌遊、閱讀或是運動、節日攤位遊戲進行親子活動,甚至可以一起上課,讓家長更了解子女,更了解學校的理念。」
施校長亦以本年度舉辦的「堅PIE自主達人」為例,他認為老師及家長與學生共同訂立目標,有助學生持續成長。「我們會因應學生參加活動、服務或得獎等給予星星,透過這些星星可以換領物質性或非物質性的獎勵。如學生在家中做家務,家長亦可以給予星星,在紀錄冊撰寫評語甚至鼓勵的說話。」另外,透過「堅PIE自主達人」及「同心瓶」這些正向活動,施校長期望可讓學生培育出團結、互相欣賞的態度,一起成長並為彼此互相支持。

教育不限校園 家校同走進社區 成學生學習榜樣
來到堅樂小學一年,施校長希望可透過連繫社區,讓學生持續成長:「我帶學生走入社群,因為學生都來自這裏,他們可以將所學面向社群、貢獻社群,令地區更好。在不同的節日,我都會帶學生、教會弟兄姊妹、家長義工一起做義工探訪、報佳音。因此我們與區內多間老人院、社福機構、關愛隊以至幼稚園都相當熟稔。」
他亦表示,學校亦積極發掘學生家長的長處,一起為學校、為社區作貢獻。而學生家長亦同樣積極參與,每次義工活動都有近70位家長義工參加。學校亦會每一兩個月開辦家長學堂,透過不同的主題,旨在讓家長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為讓未能到校的家長亦可受惠,我們亦會提供網上實時的課程或者講座給家長,讓家長在家亦可更有效地教導子女,與子女保持和諧的關係,並協助家長拆解教育子女的種種困難。」
遵循三方向 發掘學生潛能

施校長亦分享了學校在本年度的發展方向「GOD」。「G是全球創新教育(Global Innovation),並結合靈性的發展,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後,如何貢獻給世界,讓世界更美好;O是資優教育(Open Gifted Education),以往都是經過選拔,挑選最優秀的人進入校隊,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長處,每個一年級學生都可按照八大智能分配進入校隊,由老師或導師帶領進行專業訓練,到高年級的時候便可進入種子隊作進一步的培養;而D就是指日常生活的沉浸課程(Daily Language Education),例如會由外籍英文老師率領校隊、到西廚學院用英文向廚師學習製作甜品與餐桌禮儀等,透過進一步將講英文變成習慣,自然地去吸收並掌握英語知識。」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地址:觀塘秀茂坪邨秀明道77號
電話:2757 4566
傳真:2952 3110
校網:https://hgps.edu.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資料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