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會聖十架學校 立足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培育優秀孩子

更新時間:17:32 2024-05-24
發佈時間:17:32 2024-05-24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的校訓是「耶穌乃主,十架為榮」,學校以「一切為孩子」為信念去栽培孩子。聖十架學校不但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更看重孩子們的身心靈發展。學校在各方面均不斷發展。嚴謹而樸素的校風、注重學生品行成績、表現傑出的課外活動、融洽的師生關係及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深得區內外家長認同。學校以基督化教育去教導孩子,春風化雨,作育英才。同學們能在校園獲得好成績(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好禮儀(Good Manners)、好創意(Good Creativity)、好操行(Good Conduct)、好健康(Good Fitness)、好心靈(Good Spirit),共創「6G校園」。

按此連結觀看文章︰

〈她是一朵優雅美麗的紫荊花──著名內地教育評論專家郭其俊評香港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校長王淑芬〉著名內地教育評論專家郭其俊只評論過三位香港人士,包括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聖十架學校王淑芬校長於2023年獲頒授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並獲特區政府委任為第七屆荃灣區議會議員。區議員的身份可以成為學校與不同社區組織及專業機構的橋樑,為學校爭取更多資源,為學生爭取發展才華和在社區實踐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學校兩次參加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優秀教師選舉,於第16屆國情教育組及教育管理組獲獎;並於第18屆再獲國情教育組獎項,可見聖十架團隊不僅擁有卓越的教學表現,更體現了對國情教育的責任心。教育局於2024年3月到聖十架學校進行校外評核(外評),更是對學校各方面高度評價,十分欣賞學生樸實受教、知禮守規,學校活動繽紛,歡樂處處,關愛文化濃厚,校園推動國民教育氣氛,成效卓越,學生相處融洽、師生關係良好,並讚賞學校團隊關係融洽,領導層具前瞻的視野。

聖十架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設備完善、學習氣氛愉快的環境。學校安排學生上午學習學科知識;下午進行多元化活動及功課輔導,每天設100分鐘小息及午膳時間讓學生舒展身心,期望每位小朋友「開開心心地上學,快快樂樂地回家」,擁抱快樂童年。學校在來年將會有新突破,每循環周增加一節體育課,加入舞蹈課程,提供更多的運動機會,照顧學生身心靈發展,減輕學習壓力和焦慮。

2024-2025年度時間表示例
2024-2025年度時間表示例
學校課程圖
學校課程圖

 

大灣區9+2姊妹學校締結計劃

為推動粵港滬三地教育專業交流,聖十架學校於2018年至2023年間與大灣區不同學校進行締結,實行「大灣區9+2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是香港首間與9個大灣區都締結姊妹學校的小學。姊妹學校包括:深圳市福田區景鵬小學、惠州市惠陽區半島學校、佛山市南海區廣石實驗學校(原名:佛山市石門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東莞市大嶺山金鑰匙學校、廣州市越秀區育才學校、肇慶中學附屬小學、江門市江海區江門一中附屬小學、珠海市香洲區壯志學校、中山市小欖鎮勝龍小學及澳門中德學校,共十所學校。他們在學校管理及教師專業層面上進行經驗及心得分享等專業交流活動,增強雙方領導能力,促進兩地專業發展以提升教學成效;在學生學習層面上,將透過生活體驗、課堂學習、參觀、文化體藝活動、新興運動等交流,增加雙方學生對兩地文化、教育模式及社會發展的認識及了解,擴闊視野。學校更籌劃與姊妹學校共同舉辦聯校運動會,增強姊妹學校之間的了解與溝通,亦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全體老師到佛山市南海區廣石實驗學校參觀交流
全體老師到佛山市南海區廣石實驗學校參觀交流
景鵬小學學生為聖十架師生佩戴紅領巾
景鵬小學學生為聖十架師生佩戴紅領巾
本校聯同姊妹學校參加「大灣區陸空智慧物流校際挑戰賽」獲得優異獎
本校聯同姊妹學校參加「大灣區陸空智慧物流校際挑戰賽」獲得優異獎

 

大灣區 9+2 姊妹學校締結成果分享小冊子

 

芬蘭式教育

聖十架學校於2018年6月到芬蘭交流後,把芬蘭教育元素帶回學校,包括︰尊重教師專業、家長教育、簡單、平等、以人為本、自主式學習、動手做、Less is More以及多元化活動。學生在提升成績之餘,並以基督化教育建構不同的知識、技能、態度,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培養十架優秀孩子。

學校自第一次芬蘭交流後率先引入芬蘭琴和軟式曲棍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芬蘭教育元素,更組成軟式曲棍球校隊、家長隊及教師隊,除了在香港參加公開比賽,2019年7月到上海參與全國冠軍賽,成績驕人;同年9月前往芬蘭與當地的隊伍進行校際賽,也到了當地享負盛名的軟式曲棍球場Eerikkilä,得到芬蘭國家級教練的指導,親身體驗職業球員的訓練日程;學校更有校友入選軟式曲棍球香港代表隊。
 

聖十架學校亦成功向九龍巴士有限公司申請退役巴士到校,把巴士改建成具芬蘭特色的多用途學習設施,實踐芬蘭式的共享空間理念,豐富孩子們的學習元素,使孩子們能擁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學校更引入班本教師的理念,在2020/21年度開始,實行小一班本教師,小一課室重新佈置,配合靈活的課堂學習活動,而大部份的課堂都由班主任老師上課,使班主任老師更了解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進度,靈活地運用課時,全面地照顧孩子的需要,讓小一的孩子能愉快地適應小學生活。


培育正確價值觀和態度

教育局在《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發佈了要優化「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內容的十二個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仁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孝親」及「團結」。學校因此針對十二個價值觀修訂課程及設計活動,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境外交流

聖十架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活動及學習經歷,增加課外學習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參與國際考試及境外交流,擴闊視野。學校舉辦多次的境外學習活動,踏足世界,到訪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讓同學們走出課室,認識世界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及文化,開闊眼界。老師們亦能借鏡外國的教育模式,促進專業交流,提昇學與教的效能。學校安排學生到訪新西蘭、芬蘭、英國、新加坡、日本、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透過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交流活動,讓孩子們發揮所長,也更了解世界的發展,具國際視野。
 

參觀芬蘭赫爾辛基大教堂
參觀芬蘭赫爾辛基大教堂
與新西蘭的同學們一起參與迷你奧運競賽
與新西蘭的同學們一起參與迷你奧運競賽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隆重且莊嚴的升旗儀式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隆重且莊嚴的升旗儀式
學生參觀英國歷史名城巴斯
學生參觀英國歷史名城巴斯

 

第二課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為加強學生國家觀念及承傳中華文化以致培養愛國情操,聖十架學校設計校本中國歷史及文化課程(CHARM),糅合了中國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STEAM元素,希望學生能學習中國歷史及文化外,更能多元發展。學校舉辦多項延伸活動深化課程,多次帶領老師、家長、學生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加強老師、家長、學生對我國歷史的認識及國民身份認同。此外,學生在參觀的同時,亦拍攝了介紹故宮展品的影片。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參觀前先探究故宮的背景及歷史;在參觀當天把探究成果帶到博物館,在導賞當中深入了解展品的資訊並拍攝展品;回校後整合資料和進行後期製作,最後把成品給全校同學欣賞。透過製作故宮影片,不但親身前往參觀的學生可以增長見識,在校的所有學生也能欣賞中華文化瑰寶,更鼓勵他們親自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學習。

學生與家長參觀故宮
學生與家長參觀故宮

學生介紹故宮影片──「宮裡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