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wong教路提防內地網購家品含塑化劑!列5大高風險產品 衣物鞋履/食物容器有份 買傢俬留意1點
更新時間:16:58 2025-07-17 HKT
發佈時間:16:58 2025-07-17 HKT
發佈時間:16:58 2025-07-17 HKT

近年內地電商平台進佔香港市場,不少港人亦會選擇透過內地網購平台入手各式各樣的家品、廚具、小家電等。最近,化學博士K Kwong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經內地電商平台網購,或有機會買到含有塑化劑的產品,同時列出5大高風險產品,提醒消費者網購時要多加留意。
K Kwong提醒內地網購家品恐含塑化劑!
化學博士K Kwong日前在社交平台以「3分鐘化學:北上消費、淘/拼膠嘢小心塑化劑」為題發文,提醒消費者北上購物,或在內地網購平台購買膠製品時,要小心留意產品含有塑化劑,如長時間接觸,或有機會經皮膚吸收,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塑化劑是甚麼?
塑化劑(Plasticizer)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塑膠的柔軟性和可塑性,使其更具彈性和更加耐用。塑化劑種類繁多,業界常用的包括鄰苯二甲酸酯類、己二酸類、環氧酯類和檸檬酸類等。其中,K Kwong指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hthalates)」由於有毒及環境荷爾蒙特性,「正常有信譽嘅廠商一般唔會用係食物容器、膠袋或者會接觸到皮膚嘅產品」。
他提醒,如男士長期吸收類似女性荷爾蒙的塑化劑(DEHP),長期暴露可能導致癌症、生殖發育異常、內分泌干擾等健康問題,同時強調「塑化劑係油溶性,入咗身體會處喺你嘅脂肪裏面唔會放返出嚟!」
K Kwong列5大高風險產品 衣物鞋履/食物容器有份
K Kwong表示,正常大型品牌廠房生產的商品一般符合國家規定安全標準,但「來歷不明嘅細廠產品就唔敢包」,同時列出5款高風險產品:
1. 無牌子/翻版鞋類衣物
- K Kwong指一般聚氯乙烯(PVC)多用作防水,而鞋履及衣物多數含有塑化劑,才能變得柔軟。此外,一般「膠拖鞋」有機會含有超過20%塑化劑,如長時間赤腳接觸,就有可能被皮膚吸收。
2. 軟膠製品
- 皮膚經常接觸到的軟膠物品,如仿皮手袋、沙發椅、手機套、人造皮革、瑜伽墊、嬰兒玩具、塑膠錶帶及部分產品包裝膠膜(如部分保鮮膜,長時間接觸有機會吸收塑化劑,建議選購有品牌保證的產品以確保安全。
3. 無品牌或仿冒膠水樽、膠杯及食物容器
- K Kwong提醒,特別要留意一些標榜「不含雙酚A」的塑膠飲水樽,實際上可能使用更具風險的PVC材質,需格外小心。
4. 平價個人護理用品容器
- 化妝品、護膚品、洗髮水、沐浴露等軟膠容器,「好多時個唧唧樽都可以係cheap膠嘢」,尤其是品質較差容器,有可能釋放塑化劑,並經皮膚吸收。
5. 部分食品及飲料包裝
- 包括塑膠瓶裝飲料、果醬、啫喱、即食食品、奶油、芝士及肉類等高脂肪食品的包裝膠膜,均可能含有塑化劑。
買傢俱/家居用品需留意1點!
不少港人都會經內地網購平台入手傢俱及其他家居用品,他提醒部分由回收塑膠製成,「裏面一定含有PVC,亦一定有塑化劑」。若用於製作鞋架等非食品相關用途,影響較小;但若用作食物儲存架,有可能帶有異味,「呢啲膠會有陣臭味,」選購時應多加留意。
來源:K Kwong
同場加映:拼多多買Tempo中伏!打開後見內容物嬲到鬧商家「詐騙」 網民因1事竟反撐客服?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