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15位中學校長 赴南京探討人工智能教育

更新時間:20:18 2025-11-10 HKT
發佈時間:20:18 2025-11-10 HKT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下稱:區會)中學校長會,於10月26日至30日,應無錫市教育局邀請,組織15位中學校長赴南京,參與「2025錫港校長高級研修班(人工智能)」,與無錫25位中學校長,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5天的行程涵蓋人工智能專業學術研習、錫港姊妹學校校長共研共學、參訪百年名校金陵中學,以及參觀歷史博物館、走訪名勝古蹟等等。這趟研修之旅不僅提升了校長專業層面的知識,更深化兩地教育界的聯繫互信,使香港校長體會內地數字教育的實踐成果,感受國家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

紀念廣場獻花圈悼念   引導學生珍愛和平

抵南京當日下午,區會校長團先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紀念廣場進行獻花圈悼念儀式。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講解員指導下,透過紀念館的圖片和展品,讓香港校長們體悟民族抗戰的艱辛歷程,深化對國家歷史的認知。校長們表示,今後將以史為鑒,引導學生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理論研修強根基    跨界思維拓視野

本次研修班主題為「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未來」。在南大的講堂內,來自高校與科研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慧賦能教學」、「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人工智慧大模型的發展現狀與展望」、「美國職業教育的歷史沿革和人工智慧時代展望」等專題傾囊相授,讓校長們能從理論層面有系統地掌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

近年,人工智能應用席捲全球,更重塑了世界各地的教育生態。立足二十大報告中「教育、科技、人才是現代化建設核心支撐」的戰略定位,以及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該研修班緊扣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從技術演進、素養培育到教育生態重構,全方位解析AI時代師生角色轉型、學習方式變革等核心議題,有效強化校長們的理論根基,開闊前瞻視野。

兩地校長研AI課程   校園參訪汲經驗

研修期間,錫港兩地校長圍繞AI時代的課程重構、教師數位素養提升、智慧校園建設等議題進行交流,從教育理念、課程設計、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培育等多方面激發了豐富又創新的構思。區會所屬學校與已締結的無錫姊妹學校校長更借此契機,積極探討在AI教研、學生科創等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推動兩地教育更深度的交流互動。

此外,校長團亦參訪百年名校金陵中學,透過座談交流與校園參觀,錫港校長團深入了解金陵中學在資訊化建設、課堂實踐、科創教育融合、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各校探索符合校本特色的 AI 教育發展路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

參觀華為研發基地  感受尖端技術

為回應國家科教興國的戰略,區會中學校長會上月與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以優化校園教育設施,積極培育STEAM 與 AI 領域人才。本次研修中,校長們也參觀了南京華為研發基地,近距離感受國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尖端技術突破,親身體驗AI技術為個性化學習、精準教學、智慧管理等教育場景中的創新應用。研修期間,校長們亦到不同地方參觀,包括前為「江南貢院」的中國科舉博物館。

五天四夜的研修活動由中聯辦教科部、江蘇省教育廳及無錫市教育局支持及安排。校長們都表示,將把研修成果轉化為學校創新發展的具體規劃與行動,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及學與教的深度融合,培育能夠勝任並引領未來智慧時代的卓越人才。

文、圖: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提供

延伸閱讀

教育局推數字教育培訓系列 助教師掌握人工智能

施政報告2025︱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 部分大學已表態會協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