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未來科技的變形金剛 背後原理是甚麼?丨星島教室

更新時間:12:30 2025-11-02 HKT
發佈時間:12:30 2025-11-02 HKT

你有沒有想像過電影《變形金剛》裏的機械人,能夠隨意變形,甚至修復自己?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裏的情節,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點滴的實現基礎,而這一切都源於一種神奇材料——液態金屬。

何謂「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是一類在室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合金,最常見的例子是「鎵」(Gallium)。不同於我們印象中堅硬的金屬塊,液態金屬不僅能夠像水一樣流動,還擁有優異的導電性和熱傳導性。這種材料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了無限的創意空間,並在科學、醫療、機械等領域展現出令人驚歎的潛力。至於其特性,包括以下4方面︰

  1. 低熔點︰鎵的熔點只有約29.8°C,比人體的體溫還低。因此,只須用手輕輕握住,它便會由固態變成液態,在你的手中流動。這特性讓它在許多科技應用中具有獨特優勢。此外,鎵的某些合金(如鎵—銦—錫合金,稱為Galinstan)熔點甚至低至-19°C,可以在更冷的環境中保持液態。
  2. 高導電性︰液態金屬的導電性能極佳,雖略低於銅,但其流動性和彈性讓它能應用於需要柔性電子設備的地方,例如可穿戴裝置和柔性顯示屏。
  3. 可變形與自修復︰液態金屬能夠隨意改變形狀,甚至分裂成小滴後再重新聚合。這種「自我修復」的能力讓它成為未來機械人技術的重要材料。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極高,因此小液滴之間能迅速重新聚合,這也是其應用於「自修復電路」的重要原因。
  4. 高熱導性︰液態金屬的熱導性能極佳,讓它成為高端電子設備的理想散熱材料。例如,許多高性能電腦的CPU和GPU已經開始使用液態金屬作為散熱膏,能更高效地傳導熱量,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液態金屬小實驗

這個小實驗展示了液態金屬的低熔點、流動性和自我聚合特性,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這種材料的奇妙之處。

材料︰

鎵金屬(網上購買99.99%純度的鎵)、熱水(約40°C)、1個透明玻璃杯、橡膠手套

步驟

  1. 低熔點特性:將固態鎵放入玻璃杯中,倒入40°C的熱水,觀察鎵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你會看到鎵慢慢融化,形成一團亮銀色的液滴。
  2. 自我聚合能力:穿戴橡膠手套輕輕攪拌液態金屬,試驗將分散的小液滴重新聚合到一起,並觀察其是否能快速恢復完整形狀。
  3. 冷卻固化:將玻璃杯放進冰水中,觀察液態金屬重新凝固為固態。

注意事項

  • 避免用裸手直接觸摸鎵,雖然無毒,但可能對皮膚有輕微刺激。
  • 鎵會「侵蝕」鋁(Aluminium),導致鋁變脆,因此不要用鋁製容器進行實驗。

砷化鎵應用

鎵與砷結合形成的化合物——砷化鎵(Gallium Arsenide, GaAs),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能將電流直接轉化為光,成為現代半導體技術的核心。砷化鎵的應用涵蓋:

  • 發光二極管(LED):提供高效光源,用於照明和顯示屏。
  • 激光器與光纖通訊:支持條碼掃描、高速網絡及通訊設備。
  • 光伏電池:高效轉化太陽能,應用於航天與地面太陽能系統。
  • 高速電子元件:因高電子移動率,故適用於5G通訊、微波電路等。

此外,多晶砷化鎵是砷化鎵產品的關鍵原料,廣泛用於LED產業、高科技裝置(MEMS、集成電路等)及太陽能光伏設備,推動了現代科技的發展。

液態金屬發展潛力

1. 柔性電子設備

隨着科技發展,未來的手機或可摺疊、甚至捲起來放進口袋裏,而液態金屬便是這些技術的關鍵材料之一。因為它能在彎曲或拉伸時仍保持導電性,這讓電子設備可更輕巧且耐用。液態金屬還推動了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及健身追蹤器)、醫療植入器件(如電子皮膚和監測裝置),以及智能電子織物的發展,展現了液態金屬在柔性電子領域的重要角色。

2. 微型醫療機械人

液態金屬亦開始用於製造微型醫療機械人,它們能進入人體內部進行檢查和治療。例如,液態金屬機械人使用外部磁場進行精準控制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研究團隊曾成功利用這款液態金屬機械人在一個模擬胃中取出異物,並驗證了其作為藥物輸送系統的可行性。此外,一些實驗中的液態金屬機械人能在磁場控制下移動,穿越人體內部的複雜環境,並將藥物精準送達需要治療的部位。雖然這技術仍在研究階段,但前景令人期待。

液態金屬與砷化鎵的應用展示了材料科學如何改變世界,從柔性電子到太陽能技術,它們正在成為現代科技的重要支柱。或許有一天,這些材料能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你,亦可能成為探索這些神奇材料的下一代科學家!

微型醫療機械人短片:>>按此<<

小思考,大智慧

砷化鎵(Gallium Arsenide)的發現,讓鎵的應用進入哪些新領域?試列舉幾個例子並解釋它們的用途。

參考答案

砷化鎵被用於發光二極管(LED,可用於照明和顯示屏)、光伏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激光器(應用於光纖通訊)和高速晶體管(用於5G通訊和高速電子設備)。

本欄逢周四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校長及大學講師撰稿,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學習材料,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將學習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世界觀、敏銳的觸覺、積極學習的態度。

文: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助理校長陳炳耀

延伸閱讀:

近代史丨巾幗豪傑宋慶齡 對國家有甚麼貢獻?與孫中山如何相識?丨星島教室

甚麼是宇宙速度?掌握星空之門的神奇密碼 太空旅行夢非遙不可及丨星島教室

DSE生物科丨鑑證科學活動 從DNA指紋分析 認識緝兇必殺技丨星島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