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丨巾幗豪傑宋慶齡 對國家有甚麼貢獻?與孫中山如何相識?丨星島教室

更新時間:18:00 2025-10-28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10-28 HKT

她,小時候有一個美麗的英文名字「羅莎蒙德」(Rosamond),14歲便離開家鄉上海,赴美留學。她,曾與國父孫中山並肩,為革命事業盡心盡力。她,在新中國成立後不辭勞苦,為國家建設鞠躬盡瘁。她,就是宋慶齡。

背負使命的中國女留學生

1913年,宋慶齡畢業於衛斯理安女子學院。
1913年,宋慶齡畢業於衛斯理安女子學院。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在上海出生。她9歲入讀中西女塾,經常在宗教討論會上大膽提出問題,凡事總要問為甚麼。1907年,14歲的宋慶齡登上開往美國的輪船,開始她的留學生活。

1908年,宋慶齡考入歷史悠久、位於喬治亞州的衛斯理安女子學院文學系,是該校第二位中國留學生(第一位是她的姊姊宋藹齡)。

就讀期間,宋慶齡認真學習,英語造詣高,得到老師的稱讚。她之所以刻苦用功,是因為她自知身為中國留學生,求學的目的不是享受生活,而是為了學成後回國效力。即使身在他鄉,她仍關心國家。當從父親的信件中得知中華民國成立、帝制被推翻時,她激動得跳了起來,在宿舍的寢室內高呼「擁護共和」的口號。

1913年,宋慶齡畢業了。背負着中國女留學生的歷史使命,她準備學成歸國,報效祖國。

嫁給革命

1915年,宋慶齡與孫中山結為夫婦。
1915年,宋慶齡與孫中山結為夫婦。

學成歸國的宋慶齡,因父親的關係在日本認識了孫中山,後來成為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宋慶齡把孫中山視為英雄,認為他「是一位能夠拯救中國的人」,希望在他身邊幫助他。其後,孫、宋二人結成夫婦,共同為革命事業奔波,宋慶齡亦從此奮身投入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偉大事業中。

自參加革命以來,宋慶齡隨孫中山南征北戰,歷盡艱辛,經歷過盟友叛變、運動失敗,但她始終堅持為革命奔走。1924年,宋慶齡在日本神户用英語發表了關於婦女解放的演說,呼籲東西方婦女為改造世界聯合起來。

1925年,孫中山因病離世,宋慶齡倍感哀傷。然而,她化悲痛為力量,牢記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言,投身孫中山未竟的事業中。

新中國領導人

宋慶齡(1893-1981)是孫中山的夫人。她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新中國首位女性國家元首。
宋慶齡(1893-1981)是孫中山的夫人。她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新中國首位女性國家元首。

1932年1月,「一.二八」事變爆發。十九路軍奮起對抗日軍,宋慶齡多次冒險到前線慰問,更籌措資源創辦「國民傷兵醫院」,更親自在醫院工作,被譽為「敢死之救國女傑」。國共內戰期間,宋慶齡始終秉承孫中山的精神和信念,堅決反對內戰,積極呼籲和平。新中國成立後,她因主張維護遠東與世界的和平,於1951年獲得「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國際獎。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成為國家領導人之一,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十分重視兒童教育,視兒童和少年為「掌上明珠」,把兒童和少年工作視為締造國家未來的偉大事業。她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少年宮、第一個兒童劇團和第一份兒童讀物《兒童時代》,不遺餘力地發展兒童教育事業。另一方面,她亦重視婦女權益,關心男女是否同工同酬、女性需求是否得到照顧。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病逝。這位出生於上海、受教於美國的女孩,因着心中的家國情懷,成為了維護和平、建設國家的女中豪傑。她對民族獨立、世界和平的追求,令她成為了一顆巨星,閃爍着光芒,照亮了大地,溫暖了人心。

冷知識 BOX

宋慶齡與中國共產黨

鄧小平題詞的宋慶齡紀念碑,從中可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她的高度評價。
鄧小平題詞的宋慶齡紀念碑,從中可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她的高度評價。

自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宋慶齡就堅定地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後來更把建立新中國的希望寄託於中國共產黨。她曾在1957年提出入黨申請,但當時因黨中央認為她留在黨外更有利於革命而婉拒。

1981年5月,在宋慶齡生命的最後階段,中央政治局一致決定接受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更授予她「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

歷史充電站

宋慶齡的香港足跡

宋慶齡(右四)與保衛中國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合影。
宋慶齡(右四)與保衛中國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合影。

在抗日戰爭之際,宋慶齡曾以香港為據點,積極支援抗戰。1938年,她在香港創立了「保衛中國同盟」,全力推動戰時醫療救濟與兒童福利工作,並為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籌集資金與物資。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宋慶齡在友人協助下撤離,轉往重慶。

本欄逢周一刊出,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教師及校長撰寫。

文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透過中國節氣氣候、各地風土民情及歷史人物故事,帶領讀者探索中國文化與歷史的奧妙。

文: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組員、中文科科主任朱玥

延伸閱讀:

甚麼是宇宙速度?掌握星空之門的神奇密碼 太空旅行夢非遙不可及丨星島教室

DSE生物科丨鑑證科學活動 從DNA指紋分析 認識緝兇必殺技丨星島教室

香港史丨連接中西的何啟 對後世有甚麼貢獻?丨星島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