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共和的孫中山|星島教室
發佈時間:16:30 2025-09-15 HKT

100多年前的中國,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像一顆明亮的星星,努力照亮黑暗,想建造一個公平、自由的新家園。他的名字,就是孫中山。
愛問「為甚麼」的香山少年

1866年,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今廣東省中山市)。那時的中國,就像一位生病的巨人,古老而虛弱。孫中山小時候就愛聽村裏老人講「太平天國」的故事,也親眼看到許多不公平的事情:為甚麼洋人總是欺負我們?為甚麼老百姓那麼辛苦還是吃不飽飯?為甚麼女孩子要纏小腳……?這些大大小小的「為甚麼」,像種子一樣種在他幼小的心田。
他尤其喜歡讀那些講世界歷史和英雄人物的書,腦袋裏裝滿了改變國家的夢想。他甚至和小夥伴們一起,勇敢地拆掉了村里供奉的菩薩像的手臂,因為他覺得迷信不能真正幫助大家過上好日子。
奔走世界的革命「醫生」
孫中山長大後,先在香港學醫,成了一位出色的醫生。但他很快就發現,中國這個「巨人」病得最重,需要動大手術!他認為治好幾個人的身體還不夠,他要醫治整個國家的病!於是他放棄了安穩的工作,像勇敢的探險家一樣,遠渡重洋,尋找救國救民的「藥方」——先進的思想和方法。
他去過檀香山、日本和歐洲……1894年,他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他秘密策劃武裝起義,決心推翻腐朽的清朝。最驚險的是在英國倫敦,清朝政府派人把他抓起來關在中國使館里,準備把他運回國處死!幸好孫中山非常機智,他把求救紙條包着硬幣扔出窗外,被清潔工撿到,最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成功脫險。這次「倫敦蒙難」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位為中國自由而奮鬥的勇士。
亞洲首個共和國開創者

無數次失敗,無數次爬起!孫中山和許多革命志士的努力沒有白費。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一聲炮響,「辛亥革命」爆發了,並迅速燃遍全國,腐朽的清王朝轟然倒塌!1912年1月1日,一個嶄新的國家——中華民國在南京誕生了!孫中山被推舉為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最重要的思想被稱為「三民主義」,就像三根堅固的支柱:民族,中國人自己當家作主,不再受列强欺負;民權,人民有選舉、言論等權利;民生,讓老百姓都有飯吃、有衣穿、有工作、有學上。他還夢想修建很多鐵路,讓火車跑遍祖國大地,把大家更緊密連接起來,讓國家更富强。他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激勵繼續奮鬥。
孫中山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讓國家強盛、讓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上。雖然他沒能親眼看到國泰民安的夢想完全實現,但他播下的種子在中國生根發芽。他就像一顆「啟明星」,永遠指引着我們追求一個更公平、更自由、更美好的世界——一個「公天下」的世界。

冷知識BOX:大同思想
天下為公
孫中山最愛寫四個字送人——「天下為公」,當中包含着他的理想。「天下為公」最早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天下不是皇帝一家一姓的私有財產,而是屬於全體人民。他夢想建立一個沒有皇帝專制的共和國,國家的管理者由人民選舉出來為大家服務。政府的職責是保障大家的權利,謀求共同的幸福,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這閃耀着光輝的思想,是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歷史充電站
「辛亥革命」改變了甚麼?
發生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孫中山領導革命運動最重要的成果。它打開了中國歷史的新大門,徹底推翻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雖然革命後道路依然充滿坎坷,但皇帝專制制度被推翻這一點,具有翻天覆地的歷史意義。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標誌着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誕生。

本欄逢周一刊出,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教師及校長撰寫。文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透過中國節氣氣候、各地風土民情及歷史人物故事,帶領讀者探索中國文化與歷史的奧妙。
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圖書館主任倫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