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底乾坤:0.01秒的緩震奧秘|星島教室

更新時間:16:30 2025-09-05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09-05 HKT

當我們行走、奔跑或跳躍時,每一步都伴隨着巨大的衝擊力。研究顯示,跑步時足部承受的壓力可達體重的2至3倍,而力量若未經緩衝,將直接衝擊關節,長期可能導致膝蓋、腳踝損傷。然而,現代鞋底科技已能將這些衝擊化於無形——關鍵就在於那0.01秒的緩震瞬間。在這短暫的時間內,鞋底材料如何吸收能量、回彈釋放?不同材質又有何優劣?本文將深入解釋鞋底的緩震原理與材質演進,揭開這項隱藏在腳下的黑科技。

防滑VS鞋底花紋

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防滑的核心原理。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垂直壓力。鞋底設計的花紋,便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度來提升摩擦力。這些花紋如同手掌的紋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使鞋底與地面之間產生更強的附着力。在光滑的地面上,這些花紋能夠有效防止腳底打滑,確保行走的穩定性。

鞋底花紋
鞋底花紋

延伸閱讀:權力與文化縮影:清代服飾 甚麼是「大拉翅」? 「花盆底鞋」是纏足變奏版?|星島教室

緩震科學的物理本質

現代鞋底緩震基於衝擊動力學原理,在足部3m/s着地的0.01秒內完成能量轉換:多孔材料壓縮變形(ε≈60%)延長衝擊時間至15ms,使峰值力從3.5倍體重降至1.2倍;黏彈性材料(tanδ≈0.25)消耗35%衝擊能;碳纖維板(剛度100N·m²)轉化20%能量為推進力。最新研究表明,PEBAX超臨界發泡材料(孔徑80-150μm)配合全掌碳板可使能量回饋效率突破90%,實現衝擊吸收與運動效能的完美平衡。

緩震3大任務

當腳掌落地時,鞋底須極速完成3任務:

1. 吸收衝擊(減少對關節的壓力)︰EVA材料通過微氣孔結構吸收衝擊,輕量但易塌陷;PU密度更高,壽命更長但較重;Air氣墊利用密閉氣體實現毫秒級緩衝,特別適合籃球等高衝擊運動。三者在不同場景各具優勢:EVA適合日常,PU適合工裝,Air適合爆發運動。

2. 穩定支撐(防止足部過度內翻或外翻)︰碳纖維板通過三軸向鋪層設計,既控制足弓形變又提升推進力;TPU支撐片則具有應變率敏感性,日常柔軟、急停時變硬,能提供500N抗扭轉力。最新3D打印技術使支撐系統在減重20%的同時提升35%強度。

3. 能量回饋(將部分衝擊力轉化為推進力)︰Boost技術採用TPU發泡顆粒,能快速回彈並將78%能量返還;PEBAX材料憑藉納米級閉孔結構,實現85%回彈率同時減重60%。測試顯示,PEBAX跑鞋能提升跑步經濟性達23%,助力運動員創造更好成績。

以上3系統協同工作,造就現代運動鞋90%衝擊吸收、80%能量回饋和8Nm/deg抗扭轉的卓越性能,展現材料科學與生物力學的完美融合。

緩震科學的物理本質
緩震科學的物理本質

延伸閱讀:魔術背後的科學原理 視覺錯覺+力學 變出STEAM思維|星島教室

材質大比併:誰是緩震王?

材質大比併:誰是緩震王?
材質大比併:誰是緩震王?

選擇運動鞋須根據使用場景:日常行走推薦EVA/PU材質,兼顧舒適與耐用;長跑訓練建議Boost/ZoomX鞋款,提供最佳能量回饋;高強度運動如籃球則適用Air氣墊或碳板鞋,強化緩震與穩定性。現代高端鞋款常採用複合設計中底(如PEBAX+碳板),建議結合自身體重和步態特徵選擇,必要時可進行專業足部測量以獲得最適合的鞋款。

智能緩震及永續材質

未來鞋底科技將朝着智能化與環保化兩大方向發展。智能緩震方面,3D打印中底技術通過光固化工藝實現個性化訂製,能精準匹配使用者的足壓分布;可調式氣墊則配備電子充氣系統,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手機APP實時調整鞋底軟硬度,滿足不同運動場景需求。

環保材質研發同樣取得突破:生物基PU採用玉米澱粉等可再生資源製造,大幅降低碳排放;更有品牌與環保組織合作,將回收的海洋塑料轉化為高性能跑鞋中底材料。這技術可提升運動表現及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隨着智能材料與永續設計的發展,鞋底不僅是緩震工具,更可能成為「腳下的健康監測器」。下次買鞋時,不妨多看看鞋底——因為它決定了,你的千里之行,是否能始於最舒適的「足」下。

延伸閱讀:故宮探秘 為何又名紫禁城?「午門斬首」的午門在哪?|星島教室

小思考,大智慧

1. 鞋底的緩震科技是否越強越好?而使用碳板跑鞋是輔助還是依賴?

2. 你知道鞋底磨損的位置及形狀,當中透露了甚麼健康密碼?

參考答案

1. 頂級跑鞋的中底回彈率達85%,在運動會一定有優勢,但在日常走路是否功能過剩,值得大家思考;而使用碳板可提升推進效率,但長期使用可能弱化足弓肌群。因此,各位可反思一下現今科技應匹配需求增強人體發揮,而非盲目追求最強及替代機能。

2. 從觀察舊鞋底磨損位置,可發現使用者走路姿勢問題,當中的磨損圖其實是獨特的「足部身份證」︰常見磨損類型有︰外側過度磨損:或暗示高足弓;內側蝴蝶形磨損:常見於扁平足;及前掌不對稱磨損:反映肌力不平衡。

本欄逢周四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校長及大學講師撰稿,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學習材料,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將學習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世界觀、敏銳的觸覺、積極學習的態度。

文:英華書院設計與科技科/STEAM教育統籌林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