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玲 - 如何在AI年代做個愉快正向的父母?|直資育材

更新時間:16:30 2025-11-11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11-11 HKT

有人言:「做父母難,做AI年代的父母更難。」隨着青少年步入青春期,許多父母常常感受到與子女溝通的挑戰。當孩子逐漸成為成年人,父母似乎更難理解他們的感受。尤其在這個AI主導的時代,這種挑戰更為明顯。然而,我們何不將這一挑戰轉化為機遇,成為愉快、正向的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品學兼優、自律友善,並樂於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然而,現實中的青少年,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與空間。他們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指導或控制。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傾聽」的藝術——不止是聽見孩子說了甚麼,更要用心感受他們的情緒與需求。試想,如果父母忽視了子女的感受,僅專注於他們所說的話,那麼跟AI有何分別?AI可以快速處理資訊、分析語句,但我深信唯有父母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愛及關懷,這正正就是AI不能取代父母的位置。

在教育方面,許多學校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利用AI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亦引入了一些智能學習平台,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提供個人化的學習計劃。這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每位學生的需求,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教師的角色被取代。相反,教師在引導學生、啟發思考和提供情感支持方面的作用越發重要。

學校亦鼓勵老師多嘗試使用AI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效能。例如,教師在教授詩歌時,可引導學生運用AI生成圖像,以協助理解詩歌的意境。

最後,讓我們思考未來的孩子將面臨甚麼樣的世界。AI技術將持續影響各行各業,孩子們需要具備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精神。作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是幫助孩子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做父母的確不易,尤其在這個充滿挑戰的AI時代。既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不如學會擁抱變化。父母也可以主動學習AI的應用,不僅能提升自身能力,更能與孩子擁有共同話題,跟孩子一同成長。

文:方麗玲

本欄由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校長。

延伸閱讀:
林克忠 - 點止航天咁簡單|直資育材
陳偉傑 - 體育培養21世紀能力|直資育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