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婉君 - 培養子女的「數碼素養」|家長教室

更新時間:16:30 2025-10-29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10-29 HKT

「人工智能」的出現,讓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年代。甚麼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其實是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但它擁有像人一樣的思考行動,依靠運算系統大數據及演說法,模仿人類的智慧行為。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更能借助大型語言模式,自動生成新的文本、圖像及音頻等內容,為生活創作新知識及解決問題新方案。

為了讓子女將來使用人工智能領先一步,家長們紛紛鼓勵他們學習相關應用程式,來提升其數碼能力。但筆者認為「數碼素養」的栽培,對子女更為重要。當中包括:

有效使用媒體:通過人工智能,子女學會運用他人作品及意念,創作自己的新圖像、聲音甚至多媒體。但子女需要了解運用別人作品的版權使用及個人私隱,要有道德地及不惡意傷害他人下進行相關活動。

辨別網絡資訊:人工智能生成的知識不一定完全正確,它只是大數據綜合結果,沒有倫理或道德介入。故生成新知識可能涉及具有道德爭議回應,內容及意見甚至有可能顛覆我們的價值觀。子女要懂得將生成知識加以分析、整合及選取正確內容運用,用正確知識解決問題。

網絡安全知識:網絡世界涉及很多重要個人資訊,子女要了解人工智能的運用,有機會涉及網絡詐騙或其他犯罪行為,例如運用生成語音假裝名人進行詐騙,他們要懂得分辨及遠離網絡罪行。

家長謹記要從小培養子女的「數碼素養」能力,才能協助他們好好正確利用人工智能,為未來生活加上色彩。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文:凌婉君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凌婉君姑娘。

延伸閱讀:

楊慧莊姑娘 - 如何化解考試與功課引起的衝突|家長教室

陳卓然 - 老派教養退場中:新手爸媽自帶修復力|家長教室

傅海宜姑娘 - 成為子女的情緒守門員|家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