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宜姑娘 - 成為子女的情緒守門員|家長教室

更新時間:18:00 2025-09-24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09-24 HKT

近年本港不時有學童自殺個案出現,8月底一天內發生兩宗慘劇,兩人身前同疑受學業壓力困擾。根據香港青年協會於5月公布的調查報告,近30%中學生表示曾出現自殘或自殺的想法,顯示學童的精神健康問題絕對不容輕視。

延伸閱讀:李卓翰 - 社工教路三步曲 助孩子處理情緒變化|家長教室

在面對守護學童精神健康的挑戰上,除了學校、社工及其他專業輔導人員外,家長亦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子女的情緒守門員。家長可主動關心子女和支援他們的情緒,及早守護子女的情緒健康。

如何覺察子女的情緒?家長可注意子女的行為和情緒表現。例如:當子女變得沉默、不願意與人交流或是對以前感興趣的活動失去熱情,這可能是情緒問題的徵兆。家長亦可觀察子女表達情緒的方式與以往的分別,有否出現較極端的情緒起伏。

延伸閱讀:韓詠芝姑娘 - 與子女溝通的藝術:同理心的力量|家長教室

如何支援子女?倘若發現子女明示或暗示自己有自殘或自殺的想法,家長切忌因害怕加強相關念頭而避而不談,亦不要對子女作出批判,而是主動與子女傾談,積極聆聽子女情緒背後的需要。當子女表達絕望時,家長可以反映他們的感受,並理解子女背後的心理需要,可嘗試問:「是不是最近的學業壓力令你很無力呢?可以分享多些你的辛苦讓我知道嗎?」這樣的提問不僅讓子女感受到被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家長更清楚地了解子女的具體困擾。

家長的情緒同樣重要,作為子女的情緒守門員,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可能會感到焦慮和壓力。如家長未能察覺及轉化自己的情緒,或會把情緒帶入家庭當中並影響子女。因此,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健康是作為子女情緒守門員的重要一環,以加強盛載子女情緒的力量。

家長作為子女的情緒守門員,時常覺察子女情緒狀態、保持開放溝通,以及照顧自身的情緒,便能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情緒支援系統,與子女於學業壓力的路上同行。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文:傅海宜傅海宜姑娘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傅海宜姑娘。

延伸閱讀:梁康民 - 善待家長自己的情緒|家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