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嬋 - 抗戰歷史給年輕人的啟示|學友智庫
發佈時間:18:00 2025-09-11 HKT

9月3日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給予年輕人甚麼啟示?筆者認為啟示是多維度的,既包含歷史教育層面的深刻反思,也涉及民族精神與個人價值觀的塑造。
1. 民族認同與歷史記憶的傳承:抗戰歷史是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國民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中,港九大隊營救文化人;上海台兒莊戰役中不同地域、階層的中國人共同抗敵,展現超越地域差異的民族凝聚力。
延伸閱讀:曹春生 - 拆解升學規劃盲點 布局多元發展路徑|學友智庫
2. 危機意識與責任擔當:抗戰歷史揭示「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現實。我們雖然生活在看似和平的環境,但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閱兵展示我們軍事、科技的實力,更釋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人文關懷。歷史啟示我們:個人的安全與發展,離不開時局大勢,更缺不了上下一心的責任擔當。
3. 人性光輝與道德勇氣的啟示:閱兵方陣中呈現抗戰既有像楊靖宇將軍壯烈犧牲的英雄,也有投身保護傷患的普通民眾,那正好反映:真正的勇氣不僅存在於戰場,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素養。今天,滅貧、防沙的志士,疫情、災情中不眠不休的勇士,正是抗戰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延續。14年抗戰告訴我們,偉大往往蘊藏在廣大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堅持。
延伸閱讀:吳家豪 - 一張紙的溫度——仁愛×同理心×STEAM|學友智庫
4. 國際視野與和平智慧的構建:抗戰歷史也啟迪國際關係深刻的反思。滇緬公路的修建、「飛虎隊」的合作等史實,說明國際合作對民族存亡起關鍵作用。我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這種歷史智慧的現代表達。
圖像時代,學友社網上掛有《抗日戰爭14年》中英文描述的漫畫歷史,富有創新及時代價值,年輕人、家長及教師值得下載瀏覽,更可用作壁報展示。當下我們既要銘記歷史傷痛,又從中吸取前行動力;既珍視和平,又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讓我們吸取前人經驗智慧,努力共創未來。
文:梁麗嬋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學友社社長、創意教師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