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玲 - 造夢者|快樂家庭

更新時間:12:30 2025-09-07 HKT
發佈時間:12:30 2025-09-07 HKT

敢於造夢的人才會成功!

數十年的教育工作,讓我體會到在應試文化下,多少原來聰明伶俐的孩子以為自己愚笨,以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如何衝破這種文化?如何改變這種思維?是我的夢想!

我當了近30年的老師才轉任校長,有感於香港語文學習的默書風氣,死記硬背的傳統考試方式,老師和家長都在分數重於一切的壓力下求生,孩子又怎能愉快地學習呢?

延伸閱讀:為甚麼要學習?反思教學未來|快樂家庭

在2000年適逢私立獨立學校概念的產生,獲得保良局委任創立蔡繼有學校,我要求擔任中、小學總校長,要成為一間真正的一條龍學校,要搗破應試的文化,把握住這類學校有課程和聘請員工的自由,這正是我的理想,感謝保良局的信任,讓我的夢想可以成真。

創校時,要打破舊有的文化,我提出沒有定期的默書,只有隨時的挑戰,不排名次,不按成績分班,中英並重,全人教育,重視品德教育,編排12年一條龍的課程,在小學階段先去打好語文的基礎,每班設中、英語文老師,實行雙班主任制,提供雙語的學習環境,更培養終身閱讀的習慣,用圖書及文學作品取代教科書,豐富想像,推行專題研習,培養主動積極的探究精神、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延伸閱讀:劉筱玲 - 雙語的挑戰|快樂家庭

過去當老師時,常常帶領學生參與各種活動,深深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也看到活動對孩子的影響,可以從中贏得自信、發展潛能,更推動到外地去交流學習的「世界教室」課程,還有編排學生參與各種社區服務工作,去擴闊視野,更把藝術養分澆灌在教育的園地里,安排樂器導師們到校授課,小組的學習,不為考取等級,只為興趣而學!團結合作的精神、溝通的能力等,都不知不覺地在各種團體活動中獲取。

數十年的教育路上,驀然回首,造夢者有機會能實現夢想,需要勇氣,需要堅持,更需要老師和家長們的支持,感謝大家的攜手同行,更感謝天父的眷顧。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劉筱玲

作者為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總校長,60年教育路上,培育子女無數。

延伸閱讀:劉筱玲 - 回到康橋|快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