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瑩 - 守護教育公平,讓文憑試回歸育人初心 |來論
發佈時間:16:41 2025-08-20 HKT

近期,社會對自修生報考香港文憑試的討論持續升溫,有學校更涉嫌借殼辦學,引發公眾對教育資源配置失衡以及港人子女升學問題的憂慮。
來港報考文憑試的自修生十分多元,港籍學生如「雙非」生、港人子弟、高才通受養人、本地重讀生或重考生以及內地學校國際部學生等皆在其中。事實上,香港的高中課程涵蓋豐富的學習經歷,為青年人打造優質且全面的學習歷程。從教育規律和學習成效的角度來看,港籍學生或受養人於中四來港修讀文憑試課程是至為理想的選擇。因此,文憑試的本質是對學生「學有所成」的深度認證,而非單純充當應試的工具。那種捨本逐末,過度忽視學習過程,僅僅將報考文憑試當作應對考試、獲取分數的手段,實不可取。
個別中介機構涉嫌打著「借殼辦學」的幌子,利用制度漏洞幫助學生獲取考試資格,甚至以「摘星工廠」為噱頭招徠生源。學生的學習淪為埋頭機械的應試操練,教育內涵被忽略。全人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全面發展;同儕共學,能讓學生在交流碰撞中拓寬思維;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然而,在功利化的應試氛圍中,關鍵的教育元素都被忽略,學生難以獲得全面且深入的學習體驗。更需警惕的是,若校方將開辦文憑試課程的全部工作「外判」給境外機構負責,這明顯存在違規違法問題,嚴重背離教育管理的規範與要求。
針對近來的問題,教育局迅速作出反應,通過加強突擊巡查、設立舉報機制等一系列政策,打擊違規行為,為香港教育的聲譽築牢堅實防線,有力保障了教育公平,充分展現了高效治理與擔當精神。更值得欣慰的是,絕大多數學校心中都擁護公平公正,秉持著守道持正的理念。在日常教學中,這些學校嚴格遵守教育法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權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育的初心與使命。
政府強監管、學校守正道,二者相輔相成,定能為教育公平保駕護航,讓文憑試回歸育人本質,為莘莘學子營造一個公正及重視學習真意的學習與考試環境,助力他們茁壯成長。
文: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
圖:星島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