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婉君 - 「管」與「教」的意義|家長教室

更新時間:18:00 2025-07-08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07-08 HKT

有一位家長向我分享,她表示實在沒能力「管教」其13歲踏入青春期的兒子,她「管」不到兒子的行為,又「管」不到與兒子的態度而非常灰心。她深感自己未能做好母親角色。家長常分享自己的責任是好好「管教」子女,但大家曾否深思「管教」的意思?如何做到有效的管教?

大家先要理解,「管」與「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延伸閱讀:李卓翰 - 論豆腐湯與子女教育|家長教室

「管」是由父母或長輩定下規則,並訓練子女遵守的行為表現。子女在父母「管」下,會知道甚麼事可以做、甚麼事不可以做,而子女未必需要思考當中原因。一般來說,當子女年幼,認知能力未成熟時,管好子女遵守規則是十分重要的「管教」方向。做好有效的「管」,能讓子女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成長,其次能給予子女安全感,讓他們清楚知道如何得到父母的認同。當他們遵守規則,父母又給予鼓勵,他們的自信心會大大提升,並持續遵守規則。這是所謂「管」得好。

「教」是指導孩子甚麼是對、甚麼是錯。當子女做得不對時,父母會向他們指出問題所在,教他們如何做得對及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父母「教」子女有一定挑戰,因理解一件事情並教子女「對」與「錯」的背後,涉及父母的個人價值及自身經驗。由於父母二人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教導方向也未必相同,故容易成為子女「不聽話」的原因。「教」好子女,就是讓他們擁有正確價值觀分辨是非對錯,成為一個行事正直的人。

延伸閱讀:別總是將煩惱隱藏 子女亦可成為父母的解憂師|家長教室

當子女漸長,他們的認知能力會不斷提升。我們要好好思考如何從「管」好子女,過渡到「教」好子女。特別是子女進入青少年期,父母要懂得與子女好好溝通,懂得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並善用親子情感體驗積極人生價值,才可把正確價值觀傳承,做到真正的「管教」。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文:凌婉君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凌婉君姑娘。

延伸閱讀:拆解現代父母三迷思:這一代小孩真比不上我們以前?|家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