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更新時間:08:00 2025-05-18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5-18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最令我有感觸的其中一個行程就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通報紀念館」。

在進館前,我就已經觀察到旁邊的街道比一般的較安靜,或許當地人也不想破壞遇難者的安寧......而沿途有些高大的雕像他們的表情都是絕望的,我也彷彿能聽到他們悽慘的哀嚎。

進館後,映入眼簾的是三面牆上都是遇難者的照片以及名字,另一面牆則是倖存者的照片,當中只有29名倖存者還生存著。看到這時,心裏就有股難言的情緒,他們在經歷完重重煉獄般的戰爭後,身體的彈孔,燙傷,甚至是失去了眼睛或手腳,當看著昔日的戰友、家人、朋友先後離去,他們心裏的折磨該有多難受啊......

在到達第二展廳時,能看到模仿當時受戰爭影響的殘破不堪的房屋,在加上有播放槍和炮的聲音,雖然播放得比較小聲但我仍然會為此感到恐懼與心慌,何況當時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而另一個展廳有當時日軍所犯下罪行的照片,有強掠、強姦甚至是無辜的百姓被屠殺和當作練靶「工具」,而這些也只是為了滿足他們所謂的「比賽」。這種有違人倫的行為掀起我心中的悲憤,我不理解,不理解為什麼人會無人性到這個地步,他們在屠殺人民前難道不設身處地,換個角度想想要是他們是被屠殺的人,他們會有甚麼感想嗎。當時我認為日軍就是地獄來的惡魔,他們披著人皮在我們國家裏肆意殺戮。

再到另一個展廳裏,是關於外國人援助當時的人民,他們勇敢地站出來保護以及用相機紀錄這一切的惡行,也正是因為有他們提供的照片,使最終日軍能被告上國際軍事法庭,我很欣慰他們毫無畏懼救助他國陷入水深火熱的人民,這也讓我對人性光輝有一絲的安慰。

另外,我們有經過萬人坑,裏面有好多的人骨,我好像也看到有小孩的骸骨,有些頭顱骨更是碎掉,我難以想像他們當時遭受了怎樣的痛苦經歷。層層疊疊的骸骨在無言地訴說著他們當時所經歷的非人殘酷對待。

我還記得有一排大概高30厘米的玻璃罐子,裏面有佔罐子三分之二的泥土,看了簡介才知道裏面是裝有舊南京市多個萬人坑的土壤,我不知裏面是否有人民的屍骸,但我能肯定的是,這些土壤有無數國人的鮮血澆灌。

在最後的時候,我們為遇難者獻上鮮花以及默哀,在默哀的時間裏我在想,如果我身處在當時,我該會有如何的經歷與命運。在看這個紀念館時導遊也和我們說「不要走回頭路」,我一開始還在想那要是有些相片想回頭看呢?直到離開時,才突然明白原來「不要走回頭路」的意思是讓我們這些後人不要再踏上從前的道路。離館時,看著和平女神的雕像,感嘆希望現今人們能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撰文﹕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雷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