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東江縱隊對香港抗日的貢獻

更新時間:08:00 2025-02-21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2-21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對於日本侵華,可能大多人記得的都是國民黨主力軍隊、國民革命軍、或是共產黨的八路軍等軍隊犧牲,不過其實在香港 1943 年時,香港得到部隊東江縱隊的援助,即使是不同八路軍、新四軍等,但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對香港抗日的不少貢獻其實亦應為後世的人所作銘記。

三三慘案便是一個好的例子,據香港東江歷史研究會副會長程前先生所述,於1943 年 3 月 3 日,抗日時東江縱隊需提高警惕,為防敵人發現,因此東江縱隊於香港作培訓的駐地或據點都要經常更換。而三三慘案為一件不幸的事件,由於有漢奸向日軍透露了當時政訓班 (東江縱隊於沙頭角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的山中的培訓班),加上當時的主力離開,導致一時的疏忽,令當時未能離開的 11人之中只剩下一位的倖存者,唯一的倖存者即使倖存,亦因為由山上滾下而身受重傷,日軍從三條小路由山頭居高臨下地包圍於山下的東江縱隊,東江縱隊當時雖有武器有步槍在手,但因地勢加上敵人的武器更強,因此不敵日軍,從而導致今次事件發生。

除三三慘案外,還有很多的事件令東江縱隊的烈士應被尊敬,如營救美軍飛行員克爾一事,當中主角克爾中尉為美國援軍,因此中國的軍隊有義務要營救援軍,於1944 年 1 月 23 日,克爾的戰機於啟德機場被日軍擊落,村民眾李石發現克爾在沙田附近一個山坡落地,見克爾為外國援軍便打掩護,帶克爾躲藏,東江縱隊知悉此事後,便找來了翻譯員以及東江縱隊港九中隊的黑仔互相溝通,大概了解情況後,便開始營救計劃,東江縱隊先是分散日軍的注意力,讓克爾隱藏,最後不枉東江縱隊多日努力的營救,雖然克爾的腿還是受傷了,但最終仍被獲救,坐上了離開的船。從這一件事中可以看見東江縱隊對於當初答應了要幫助援軍一事信守承諾,也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所以其精神必然是可嘉的。

戰爭摧殘了生命,戰爭也讓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戰爭讓我們學會珍惜,因為戰爭,懶惰和不思進取變得可恥。這也是華夏兒女的歷史上,一段血與淚的歲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歷程。今次不僅讓我領略歷史的深厚,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更為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深刻認識到如今安逸生活的來之不易,乃先輩永血汗與生命拼奪得來,先輩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不屈不饒鬥志的意志,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加的激勵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奮鬥,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珍惜幸福生活,永遠緬懷英烈,作為時代的新青年,繼承奮鬥不屈精神,奮力譜寫時代新篇章,正所謂青山腳下埋忠骨,英雄精神代代傳。縱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淚,我們也堅強地面對。因為,那依舊是我們中華兒女歷史上最為驕傲的篇章。
 

撰文﹕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張慧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