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省吃儉用炒美股 心急玩期權慘敗 揸Nvidia揚言「正股有甚麽好怕」
發佈時間:06:00 2025-05-01 HKT

年輕人未必一定只顧打機,雖然日常可能同樣都是拿着手機,但不少人所玩的網上遊戲已變成股票世界的金錢遊戲,甚至用省吃儉用辛苦儲下來的學費及生活費決戰美股。年僅22歲的大學生Calvin,早於疫情期間投身股市,雖然一度靠買入AMC賺了第一桶金,但其後在買入DWAC及一些期權交易中重創,令其決心回歸正股及被視為較穩陣的美股Magnificent 7,但因遇上特朗普大搞關稅戰,投資組合亦大幅縮水。不過,勝在年輕的Calvin仍無所畏懼,認為「揸正股有甚麽好怕」,更越跌越買Nvidia(NVDA)。
靠AMC賺了第一桶金
Calvin早於疫情期間,已決定在證券行開戶,並在羊群效應下,在Twitter(現名X)看到有網民鼓吹「推爆空頭」、號召集體買入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AMC)後,便跟大隊「膽粗粗」入市,於7美元買入AMC;隨後炒作消息在各大論壇發酵,成功令股價炒上70美元。Calvin炒美股的第一桶金,就這樣袋袋平安。
All in DWAC成慘痛教訓
另一次狂熱經歷則為All in Trump Media(DWAC),Calvin至今仍記憶猶新。當年特朗普突然宣布成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刺激DWAC股價隨即急飆。根據Calvin所說,「當時見到股價一直向上跳,決定進場,立刻將手頭上所有股票賣掉,All in DWAC。」但今次Calvin並沒有幸運之神眷顧,令其這場豪賭成為慘痛教訓。
他憶述All in DWAC後,熬夜盯盤到凌晨3點,正當他心跳如股價般「卜卜跳」之際,DWAC股價突然靜止不動,觸發了熔斷機制,當恢復買賣後,股價更急轉直下。投資經驗尚淺的Calvin,也隨大隊「跳船」,雖然損失大部份本金,但沽清股票後反而睡得異常安穩,直到起床時,才感到後悔莫及。

賭期權次次損手離場
DWAC事件後,Calvin將眼光轉向穩健的長期投資,買進了QQQ、VOO這些美國市場ETF後,其後一段時間也未有再沾手股市。不過,Calvin期間繼續亦會鑽研教學,並學懂K線圖,令其炒股信心大增。
直到一次在討論區上看到網民自吹自擂賺大錢,Calvin再度觸發其入市的興趣,並決定拿着獎學金和先前本金嘗試「短炒」。他又發現,那些投資賺幾倍的網民是「賭」期權交易,坦言「玩到好像在開大小」,而他當時亦曾做空VOO,但在買入期權後稍有波動就想逃,結果次次都損手離場,短時間內就輸了兩、三萬元。
越跌越買Nvidia仍不怕
最後,Calvin決定回歸初心,將本金投入正股,放棄投資衍生品,並將目光投向美股Magnificent 7(即微軟、亞馬遜、META、Alphabet、蘋果公司、特斯拉和Nvidia);然而,今次掃貨之後,特朗普卻大搞關稅戰,導致股市大幅波動,其美股投資組合亦大幅縮水,但他堅信「美國佬會搞掂」,趁着這波美國股災逢低加倉,甚至Nvidia從每股140美元跌至120美元時都不斷掃貨。
當被問到為何不選其他科技巨頭時,他說:「現在年輕還有得輸,可買高風險高回報股票,而且揸正股有甚麽好怕」。不過,截至本周一為止,Nvidia最新股價已跌至108.73美元。
最後,Calvin也忠告年輕投資者,別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內,盡量將資金分散在不同地方,同時要嚴格制訂並執行自己的投資計劃。他又概嘆,「食飯時,貴一啲都心痛。但炒股時,錢只係一堆數字,不會覺得可惜」。

相關新聞:大學生炒股心雄變「全倉見紅」 AI熱潮曾1隻股賺16萬 攻Tesla及Nvidia卻遇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