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好去處|城大般哥展覽館特展 波羅的海黃金 探尋琥珀古今美學

更新時間:03:00 2023-01-26
發佈時間:03:00 2023-01-26

有「波羅的海黃金」之稱的琥珀,如凝固的蜂蜜,金黃色澤迷人,自古已被視為瑰寶,打造成珠寶及護身符等。琥珀在中國的歷史與地位雖不及玉器,但曾為帝皇權貴專屬擁有,《本草綱目》對它也有記載,將之入藥治病。既可穿戴又可作藥服用,令琥珀在珍貴物料中更顯不平凡,現正於城大般哥展覽館舉辦的《琥珀:波羅的海黃金》展,以豐富展品揭開琥珀前世今生之謎。

文:Gilberto  圖:Gary Tsai

不少人對琥珀的印象,源自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蚊子琥珀」,曾吸食恐龍血液的蚊子困於琥珀,成為恐龍DNA的來源,也成為這齣經典科技電影的故事開端。琥珀由緩慢的石化過程形成,樹脂中的有機物質被土壤的礦物元素取代,過程中有時會困住昆蟲,成為科學家珍貴的「黑盒」,般哥展覽館是次展出的珍品中,便有源自中世紀、內藏昆蟲的琥珀。除來自歐洲波羅的海地區的古代琥珀文物,展覽也分區展示了琥珀在中、西文化擔當的角色,包括遼代及中世紀歐洲的琥珀藝術、明清時期風行的情況、二十世紀琥珀在拉脫維亞的角色,以及當代琥珀藝術品等,共約二百四十件珍品。

東西方權貴追捧
琥珀在西方早被器用,如拉脫維亞曾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期(約公元前4100年)的加工琥珀,中國琥珀則最早出現於西漢(約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文獻,經絲綢之路由西域傳入。至遼代 (916年至1125年)的契丹貴族對琥珀情有獨鍾,該時期出土的琥珀文物之多及形式之獨特,為中國史上罕見,「琥珀早於漢代傳入中國,但遼代的精湛工藝令琥珀呈現不同形態,如雕刻及珠寶,同期歐洲的工藝造詣反較簡單原始。」展覽策展人范懿莎博士(Dr. Isabelle Frank)介紹,她說契丹族為遊牧民族,對琥珀的熱愛遠勝於漢人,展品中便有多件遼代的琥珀珍品,當中不乏雕功精巧的小俑擺設及由琥珀珠串成的長瓔珞。

歐洲中世紀及近世時期對琥珀需求殷切,遍布雕刻琥珀的工坊,同時又把琥珀塑造成宗教物品,或歐洲貴族的奢華藝術品,「以往琥珀曾被誤以為是半寶石,其實它是有機物質,加熱後可製成鑲板,像雲石般使用,最著名例子是俄羅斯聖彼德堡附近的琥珀宮(The Amber Room)。歐洲巴洛克時期是琥珀工藝的發展高峰,工匠全情投入使用琥珀,打造大型擺設及宗教相關物品。」范博士補充,至十七世紀西方成功製造了瓷器,因其顏色及形狀多變,漸漸取代了琥珀。

至於中國近代如明、清兩代的琥珀藝術品,都是帝王權貴的享用之物,其功能與玉器相似,除作為衣飾配件,也製成各款擺設及文房用具。當中明代對琥珀的使用更有嚴格規定,只限皇帝的常服束帶可使用琥珀,庶民不得使用;清代皇帝祭地時也會佩戴琥珀及蜜蠟,可見其尊貴地位。實用性方面,琥珀輕而暖的特性曾於雍正年間被製成鴛鴦暖手,西方則以其製成念珠,讓信眾邊唸經邊暖手。

近代風格大膽創新
瓷器的興起,令琥珀工藝於十八世紀後的歐洲漸被遺忘,直至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才再次被重視,如奢華品牌卡地亞曾將琥珀結合黃金、鑽石和珊瑚,製成精美的裝飾藝術風格化妝盒。另外蘇聯管治時期的波羅的海諸國曾大量生產琥珀裝飾品,甚至濫製成紀念品以迎合遊旅業,令琥珀光環盡失,至蘇聯解體後,當地設計師才開始重新發掘琥珀的可塑性,令琥珀首飾和裝飾設計有捲土重來之勢,但都只局限於個別設計師。范博士坦言:「近年歐洲較少人採用琥珀,原因是供應短缺,數十年來的工業性過度開採,以至俄烏戰爭,都影響了琥珀的供應。唯一是拉脫維亞的近代琥珀設計一枝獨秀,既保留了琥珀的原有形態,設計風格也大膽創新。」展覽中有來自拉脫維亞設計師Georgs Romulis(1927年至2015年)的作品,他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投入琥珀工藝設計,是次展出的琥珀飾品大都借展自其家族,讓人大開眼界。

分辨琥珀真偽貼士
跟寶石與玉器有別,琥珀非常輕,傳統測試真偽方法是將其放在水中,看看會否浮於水面,或觀察其燃燒時有否發出松果氣味,及在紫外綫下會否發出藍光及綠光。不過范博士指,現代的琥珀贗品幾可亂真,例如有人會將琥珀粉注入贗品內,燃燒時同會散發出香氣,因此認為以UV照射是辨別琥珀真偽的較有效方式。

《琥珀:波羅的海黃金》展覽
日期:即日(1月26日)至4月11日(二)
時間:10:00am至7:00pm(逢星期一休館)
地址: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18樓城大般哥展覽館 
查詢:http://www.cityu.edu.hk/bg/zh-hk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