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精華——化繁為簡
更新時間:12:03 2020-05-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05-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05-05 HKT


每日忙於工作的職場奮鬥者,由返工忙到放工,睡前也要打開WhatsApp、電郵,看老闆還有甚麼吩咐,哪有時間和心情閱讀古典名著?閒閒哋一本名人大作,要看幾個星期,雖則是明知經典名著當中,包含許多豐富的文化涵養,問題是我們更需要化繁為簡、一針見血的「雞精書」,以及這類專題小百科的引導,才可能只花兩、三小時,就管窺了人類文明的大理道。
書商這樣介紹這本書︰「為了讓閱讀更有效率,本書網羅古今中外各領域的101部作品,聚焦於真正經典的名作。包含荷馬、杜斯妥也夫斯基、夏目漱石等文豪之作,以及尼采、彼得‧杜拉克等哲學、政經方面的名家之筆。收錄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滸傳》、《傲慢與偏見》,以及《阿Q正傳》等文學著作,也沒漏掉《孫子兵法》、《資本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各領域的經典作品。」厲害了,日本的出版商,只要你花一頓晚飯的代價,便可縱覽文史哲管理學之大成,形象化的說,簡直是「食粒酸梅乾變超人」那麼神奇!
我這個晚上看完書之後,沒有變超人那麼誇張,但起碼瞓醒的第二朝早晨,自我感覺已經是個初級「藝文青」了。書中加上漫畫的解說,有效幫助小時候有過輕度「閱讀障礙症」的我,以驚人速度讀了過百本名著(的精華)。曾經看過知識界人士批評「雞精書」、「心靈雞湯」等坊間熱賣著作,論者認為多讀只會令你更膚淺,勸大家最好用心看原著,一邊看一邊思考一邊找資料求解。很理想是不是?
答案:不是。內地有位經濟學老教授在自己視頻開Talk,他說:「行萬里路,不如看萬卷書」是誤導,如果你儍仔到看夠一萬本書,恭喜你,你真的已經變成儍仔,你花了人生很多寶貴時間,不過,全部所得非常之少。老教授說︰「以一個學科領域而論,坊間大部分的書非常同質化,具創見的經典是很少的,你本本書都看個通透,不見得學問有所增長,反而患上『過度閱讀』的不治之症。」他提出自己的經驗︰「我看書先看序言,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如果有的話,我才去翻書,找出這書重點和特點,也不必從頭到尾的看完為止,當你已經從書中得到啟發,學多了一點知識之後,你可以順勢看進階版,甚至專家版的其他著作。」
老教授的讀書心得值得參考,不過,我說的是不如看「雞精書」和小百科,連原書序言也可省略,因為人家幫你做好相關的資料搜集,甚至經過消化和過濾。有甚麼不好呢?比方知識界人士說「心靈雞湯」不能替你的心靈補身,難道你要我經歷過人生百般挫折遭遇,長出一把長鬚,坐港鐵全程只需兩元的時候,慢慢坐低反省人生道理,這才叫做智慧嗎?
說起來,本書令我人生找到一大發現的是作者用了三幾百字、一圖漫畫,教我速讀了大學時代經濟學101講師介紹大名鼎鼎凱因斯的傑作《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回想那些年的大學一年級,聽到這類原著經典,就會響起譚詠麟金曲這句歌詞︰「小生小生怕怕囉,哎吔哎吔唷」。講師要求我們看看這本名著,天哪,這是不可能任務,令我大學生活添加焦慮,於是校長下一句又悠然響起了︰「小生今晚去拍拖,隻冤鬼跟住我」。恕我無禮,我說的是卒於1946年的偉大經濟學家凱因斯,我實在無法明解乜鬼係就業、利息與貨幣,以及它們的三角關係。如果當年有這本書,五分鐘便可求解。
原來呢個世界出現衰退的話,即是說你知市場需求不足。大家不願消費,又無錢消費,點算?政府的責任是印銀紙,然後將新鮮出爐之銀紙,大疊大疊的派給平民和企業,政府同步開動建設工程,製造就業,如此這般便可以「撻」着番個經濟,講師說這就是「凱因斯革命」。你問︰「係咁印銀紙,咪係透支囉,銀紙縮水貶值,以後好難搞噃。」儍仔,凱因斯有句名言︰「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我今日已經開竅,借錢碌卡是改變環境的好方法,最好有一天去見凱因斯之時,無錢留在銀行,而是仲欠銀行好多錢,於是一生人賺晒!你睇今日美國幾「掂檔」,銀紙印完又再印,繁榮依舊,便知凱因斯冇「老點」啦!

最Hit
35歲「亞洲第一美女」宣布離婚結束6年婚姻 高調嫁入豪門做少奶 去年曾公開放閃
2025-10-17 14:30 HKT
羅湖新商場茂業天地正式開幕!100+品牌陸續進駐 過關5分鐘直達 樓高10層設大型超市/餐廳/戲院/室內遊樂場/K房
2025-10-17 16:5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