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手術|微創vs超聲波無創哪種好? 專科醫生拆解優缺點/限制/復原時間

更新時間:14:55 2025-11-17 HKT
發佈時間:14:55 2025-11-17 HKT

子宮肌瘤是一種女性最常見的腫瘤,是一種長在子宮內的平滑肌瘤,是很常見的婦科疾病,有估計指本港兩成以上婦女都有患上,一般多發現於40歲之後的女性。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彭敏華醫生及梁子昂醫生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其實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機會患上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大多是良性,但也有五百分之一機會變成癌症,很多患者都因為對日常生活影響細微而沒有處理,但如果對生活帶來影響就需要做手術處理。

子宮肌瘤手術|微創vs超聲波無創哪種好? 專科醫生拆解優缺點

梁子昂醫生表示,子宮肌瘤可在子宮的不同位置出現,最常見是在子宮壁裡面,但也可能長在子宮外,面向盆腔生長,或長在子宮內;可以是單個或多個,視乎不同患者的情況而言。一般都是在婦科檢查的超聲波檢查時發現。彭敏華醫生則指,子宮肌瘤帶來的問題可大可小,經量過多、貧血、尿頻都是常見現象,若情況嚴重更可能造成不孕或小產。

 【同場加映】子宮肌瘤症狀/致癌可能性/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兩人分享病例指,何小姐在約6、7年前一次婦科檢查時發現患有子宮肌瘤,最初因為不太影響生活而沒有理會。但隨著時日而開始出現影響,例如因經量過多而貧血、肌瘤頂著膀胱而尿頻等,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經期頻密和尿頻讓她不敢出遠門、運動時也明顯感覺到肌瘤頂著。醫生建議她要正視和處理問題。

惟她最初不敢開刀,一方面怕痛,也憂慮復原期太長,直到聽說了最新的無創手術後才決心嘗試。她早上前往接受手術,即日黃昏已能出院,完全超乎預期,而且也沒想象中的痛,只有輕微的痛。隔日甚至已能自己駕車買餸,不出1星期傷口已經不痛,也不再出現經期頻密、尿頻等問題。若以10分為滿分,何小姐以10分來形容術後的效果,完全恢復到驗出子宮肌瘤前的生活質素。

港婦產科專科醫生彭敏華醫生(左)及梁子昂醫生(右)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機會患上子宮肌瘤。
港婦產科專科醫生彭敏華醫生(左)及梁子昂醫生(右)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機會患上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手術哪種好?傳統vs微創vs超聲波無創

梁子昂醫生解釋,子宮肌瘤的無創手術是利用集束的超聲波,集中在患者的子宮肌瘤位置,只有在超聲波椎型集中的位置會產生高熱,把子宮肌瘤殺死,減少對周邊身體組織的影響。處理後約七成子宮肌瘤組織會殺死,餘下的肌瘤會慢慢萎縮,達到和手術切除的相同效果。一般無創手術可以即日出院,復原時間因人而異,但一般1星期已能生活如常。

彭敏華醫生表示,傳統手術方式是開刀取出子宮肌瘤,若想避免傷口太大則可採用微創手術,但仍然有限制,如肌瘤的位置不適合、空間不足等,而且即使是微創手術也會有傷口,復原時間也會較久,若情況適合可考慮採用最新的無創手術。梁醫生則補充,子宮肌瘤的無創手術並非萬能,也有施術限制,例如若位置不佳,貼近腸道等其他組織,也會有傷到其他組織的風險。

他解釋指,一些案例可能有多個子宮肌瘤,有些可以施術,有些不適合,會盡量殺死能處理的子宮肌瘤,一些不重要的小型肌瘤、難以施術的肌瘤會保留,並不是一定要移除所有的肌瘤。術後也會持續為病人檢查子宮肌瘤有沒有萎縮或惡化,讓病人能安心。

他又強調,傳統手術和無創手術的效果接近,也不是以傳統手術割除肌瘤後就不會復發,兩者的復發率接近,不用擔心沒有手術切除就會增加復發風險,而且手術費用也差不多,但復原速度更快,對合適的患者是一種另類的選擇。

延伸閱讀:防婦科癌必吃10種食物 營養師教多吃1種魚 降患卵巢癌風險

---

相關文章:

底褲自測健康?醫生揭4色分泌物藏疾病先兆 排卵期出血恐患子宮癌/子宮肌瘤

37歲港女兩次IVF失敗 經針灸暖宮成功懷孕 中醫揭4習慣易致宮寒不孕

卵巢早衰恐40歲提早停經更年期!營養師推介5類食物 抗衰老增懷孕機會

經常尿頻恐患子宮肌瘤?8類人易中招 醫生解構3大治療方法